[发明专利]一种自校正复合电极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6168.2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2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潘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30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52102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563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正 复合 电极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校正复合电极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继电器在装配中,涉及到很多圆形(棒形)小件的焊接,如接线柱、小轴与汇流托片、衔铁的焊接。采用传统焊接方法及电极进行焊接,对圆形(棒形)小件损伤大,焊接质量差,且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 采用传统焊接方法及电极对圆形(棒形)小件进行焊接,圆形(棒形)小件损伤大,焊接质量差且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自校正复合电极,由自校正焊接端头和焊机电极接头组成,采用火焰钎焊的方法将二者焊接,填充材料为HLAgCu30-25;所述自校正焊接端头采用V型槽设计,由银氧化镉板料制成;所述焊机电极接头由紫铜棒料制成,呈圆柱形,中心位置设有正方形孔。
一种自校正复合电极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焊机电极接头夹在焊机电极臂上;
第二步:将焊接夹具装夹在下电极上,并将汇流托片及轴装入焊接夹具中,进行定位,并在汇流托片与下电极之间夹有绝缘带预防下电极分流,进行定位;
第三步:启动电极运动控制装置,上电极下移,下压在工件接线柱上,如工件未在自校正焊接端头的V型槽中心,则上电极自校正部位进行自动变形校正,确保工件处于自校正焊接端头的V型槽中心;
第四步:启动焊接控制装置,完成点焊操作,上电极上移,自动恢复为初始状态,即电极变形自动恢复,取出已焊零件,完成焊接,准备下一件焊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构简单,缩短了电流通过路径,减少了电流损耗,缩短了储能焊接的放电时间,有利于焊接质量的提高。
2、本发明由于电极自带微校正机构,能对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焊接夹具定位不到位或工件差异造成焊件错位现象,进行一定的校正,从而保证了焊接精度及焊接质量。
3、本发明与采用原电极(端面为R型)相比较,更利于维护,降低了操作人员对电极的维护难度。
4、采用本发明磨损大大降低,使用寿命得到了加长,对焊件的损伤(烧伤)减少,对焊接表面质量有显著的提高。
5、本发明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从而使得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自校正焊接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尺寸6、8主要取决于所焊轴的尺寸,其大小根据轴大小决定,非唯一确定值;角度60度为关键尺寸,其决定了焊接时压力矢量;尺寸2为自校正焊接端头的重要尺寸,其大小决定了自校正电极的校正量以及电极强度。
图2是本发明中焊机电极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尺寸φ6由焊机电极臂开口尺寸决定;尺寸20为电极臂夹持电极尺寸。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中:尺寸深2为与图1电极端头中匹配尺寸,其大小随电极端头尺寸变化;尺寸深2主要用于电极端头与电极接头焊接定位用,尺寸可变动。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HLAgCu30-25为填充材料。
图5是本发明不带定位夹具焊接示意图;
图中:1-自校正焊接端头、2-焊机电极接头、3-下电极、4-汇流托片、5-上电极、6-轴、7-绝缘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依据。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自校正焊接端头1采用银氧化镉板料按图进行加工,其主要作用:a)直接与工件接触起焊接作用;b)采用V型槽设计,使得工件与电极接触时,始终保持两点接触,减少对工件的损伤;c)末端与电极接头部位直径小,能自轻微变形,校正由于焊接夹具、工件差异造成的定位误差。
如图2、3所示,本发明的焊机电极接头2-采用紫铜棒料按图加工,其主要作用是连接自校正焊接端头1与电极臂。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自校正复合电极的组合采用火焰钎焊的方法,将焊接端头和点击接头焊接在一起形成自校正复合电极(填充材料为HLAgCu30-25)。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焊机电极接头2夹在焊机电极臂上;
第二步:将焊接夹具装夹在下电极3上,并将汇流托片4及轴6装入焊接夹具中,进行定位,并在汇流托片4与下电极3之间夹有绝缘带7预防下电极分流,进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61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将铝电阻点焊到钢的方法
- 下一篇:汽车零件自动焊接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