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制造过程质量异常的特征提取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6089.1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7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金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用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4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成分 分析 方法 制造 过程 质量 异常 特征 提取 算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产品加工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制造过程质量异常的特征提取算法。
背景技术
21世纪,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与时间和成本一样,质量己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制胜因素。广泛应用国内外先进的质量方法和质量技术对于企业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好的质量是低成本、高效率、低损耗、高收益的保证也是长期赢得顾客忠诚度,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尽管中国企业界最近的热点似乎集中在并购、资本经营、市场拓展、多元化等方面,但事实上,对任何一家生产制造企业来讲,质量的管理、生产流程的控制,乃是企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内功”之一。如何练好“内功”,不仅需要有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更需要有质量工程技术的支持。如何利用质量工程技术,设计并生产出低成本、短周期、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产品,由此获得竟争优势,己成为国内外广大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广泛关注的问题。而提高质量的一个主要技术手段就是进行有效的过程监控。由于产品质量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地位,统计过程控制(SPC)在机械、纺织、电子产品、汽车灯离散制造业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并逐渐向造纸、炼油、化工、食品等间歇工业和连续制造业渗透。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被加工零部件或产品往往具有多个质量特性,且这些质量特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如何确定该过程的过程能力指数以及对过程质量进行诊断,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问题的研究不仅对多元制造过程能力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多元制造过程的质量进行监控和诊断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基于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制造过程质量异常的特征提取算法。
发明内容
针对多元控制图在多元过程监控和异常诊断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制造过程质量异常的特征提取算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步骤1:收集制造过程中质量特性的原始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必要的整理、简化及计算。
步骤2:对关键工序的多元质量特性进行过程分析;
步骤3:把观测到的数据记录到己经画好控制限的控制图上,根据判稳规则判断过程是否出现异常现象;
步骤4:根据识别结果,查找出过程异常源所在;
步骤5:相关人员针对质量问题提出并实施改善的措施,解决过程异常情况;
步骤6:在改善实施后,维续使用控制图对过程质量进行验证确认,观测是否仍有异常,若有则返问至(3),若无则继续利用控制图对制造过程进行监控。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过程能力系数条件更严谨,判定状态结果更加准确。
2、算法复杂度低,处理的时间短,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准确度。
3、为后续制造过程诊断技术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4、考虑了质量间的多元特性,算法适应性更强,更符合实际的应用。
5、参数因子处理的更加规范合理,得到的值更符合经验判定的结果。
6、考虑了误判因子、又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准确度得到的进一步提升。
7、数据处理更完善,减低了误判的概率。
8、解决了数据的偏置、单位不统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制造过程控制与诊断技术的结构流程图
图2本发明车间数据采集方案图
图3二维过程修正的规格区域与实际分布区域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多元控制图在多元过程监控和异常诊断中的不足,结合图1-图3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收集制造过程中质量特性的原始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必要的整理、简化及计算,其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在生产过程中,当工序不存在系统性误差时,产品的质量特性值X符合正态分布;由于多元质量特性值得单位不统一,数值大小差距也较大,需对数据做进一步处理;
生产过程正常运行收集的数据矩阵为Xn×m,n为样本的个数,m为样本质量属性个数。
上式Xn×i为第n个样本第i种质量属性值,μi为第i种质量属性均值,σi第i种质量属性标准差。
对预处理后的数据X′n×i,进行比重计算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用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用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60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