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体振荡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4949.8 | 申请日: | 2017-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6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方星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L3/00 | 分类号: | H03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体振荡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晶体振荡器电路。
背景技术
晶体振荡器简称晶振,是利用具有压电效应的晶体片制成的。这种晶体薄片受到外加交变电场的作用时会产生机械振动,当交变电场的频率与晶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时,振动便变得很强烈,这就是晶体谐振特性的反应。利用这种特性,就可以用谐振器取代LC(线圈和电容)谐振回路、滤波器等。由于谐振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频率稳定度高等优点,被应用于家用电器和通信设备中。晶体振荡器因具有极高的频率稳定性,故主要用在要求频率十分稳定的振荡电路中作谐振元件。
传统的晶体振荡器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第一电阻R1依次串联后与第二电容C2并联,接于输入端UIN与输出端UOUT之间。
上述传统的晶体振荡器具有起振难的缺点,有些频率的晶体振荡器起振时间甚至达到了几秒甚至几十秒,这在很多系统应用中是不可接受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晶体振荡器起振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对传统的晶体振荡器电路进行了改进,提供了一种快速起振的晶体振荡器电路。
一种晶体振荡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第一电阻R1依次串联后作为第一支路,所述晶体振荡器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R2、第二电感L2;所述第二电感L2与所述第二电容C2和第二电阻R2并联后的电路串联作为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并联后接于输入端UIN与输出UOUT端之间。
本发明的晶体振荡器电路在传统的晶体振荡器电路基础上,引入了第二电感L2和第二电阻R2,第二电感和第二电阻的引入大大降低了晶体振荡器起振的难度,加快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晶体振荡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晶体振荡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为了解决传统晶体振荡器起振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晶体振荡器电路,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第一电阻R1依次串联后作为第一支路,所述第二电感L2与所述第二电容C2和第二电阻R2并联后的电路串联作为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并联后接于输入端UIN与输出UOUT端之间。
本发明的晶体振荡器电路在传统的晶体振荡器电路的基础上,引入了第二电感L2和第二电阻R2,第二电感和第二电阻的引入大大降低了晶体振荡器起振的难度,加快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方星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方星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49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