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型润滑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4887.0 | 申请日: | 2017-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2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秀梅 |
主分类号: | C10M161/00 | 分类号: | C10M161/00;C10N30/06;C10N30/08;C10N5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润滑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材料,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型润滑脂。
背景技术
润滑脂是为了解决设备在运转时产生离心力的状态下,为减少设备摩擦磨损需要的一种润滑材料。
与润滑油相比,由于使用更加容易的原因,被更广泛的应用于润滑各类产业机械的润滑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先进装备技术的大量使用和国外先进设备的大量引进,许多润滑部位工作温度越来越高,机械设备要求润滑脂在高温工况下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 ;为此,对润滑脂耐高温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我国的高温润滑脂起步晚,发展较慢,品种还不够理想。目前我国最常用的润滑脂是以矿物油为基础油的金属皂基脂,其最高工作温度不超过150℃;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很容易软化脱落和挥发,失去润滑作用,导致机械设备磨损严重,噪音增大,经常发生卡死现象,大大缩短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研制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耐高温型润滑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果好的耐高温型润滑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耐高温型润滑脂,包括基础油、精二聚酸、十二羟基硬脂酸、氢氧化锂、脂肪酸胺盐、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二氧化硅、硅油,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基础油55-75、精二聚酸3-10、十二羟基硬脂酸5-8、氢氧化锂8-16、脂肪酸胺盐10-15、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10-16、二氧化硅50-60、硅油5-9。
作为优选,所述耐高温型润滑脂还包括基础油66、精二聚酸7、十二羟基硬脂酸7、氢氧化锂12、脂肪酸胺盐10、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12、二氧化硅60、硅油7。
作为优选,所述十二羟基硬脂酸中氢氧化锂的质量百分浓度为20~30。
作为优选,所述硅油优选为柠檬硅油,改善耐高温型润滑脂味道。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耐高温型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依次投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至50~60℃,保持在此温度范围下持续搅拌10min ;
②在步骤①混合物投入基础油,搅拌加热至 80 ~ 90℃,使基础油均匀分布在混合物里 ;
③在步骤②混合物依次投入精二聚酸和脂肪酸胺盐,搅拌加热至100~130℃;
④将步骤③混合物继续加热至140~150℃,然后投入十二羟基硬脂酸,保持在此温度范围下持续搅拌 30min,使十二羟基硬脂酸均匀分布在混合物里 ;
⑤在步骤④混合物依次投入硅油,搅拌加热至 180 ~190℃,然后搅拌自然降温至 40℃ ;
⑥均化脱气后成品。
本发明耐高温型润滑脂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用于滚动零部件上的一种高性能的油脂,含有特殊的聚合物使它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粘度高,不易跑油,持久高效。
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的一种耐高温型润滑脂,包括基础油、精二聚酸、十二羟基硬脂酸、氢氧化锂、脂肪酸胺盐、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二氧化硅、硅油,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基础油55-75、精二聚酸3-10、十二羟基硬脂酸5-8、氢氧化锂8-16、脂肪酸胺盐10-15、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10-16、二氧化硅50-60、硅油5-9。
作为优选,所述耐高温型润滑脂还包括基础油66、精二聚酸7、十二羟基硬脂酸7、氢氧化锂12、脂肪酸胺盐10、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12、二氧化硅60、硅油7。
作为优选,所述十二羟基硬脂酸中氢氧化锂的质量百分浓度为20~30。
作为优选,所述硅油优选为柠檬硅油,改善耐高温型润滑脂味道。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耐高温型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依次投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至50~60℃,保持在此温度范围下持续搅拌10min ;
②在步骤①混合物投入基础油,搅拌加热至 80 ~ 90℃,使基础油均匀分布在混合物里 ;
③在步骤②混合物依次投入精二聚酸和脂肪酸胺盐,搅拌加热至100~130℃;
④将步骤③混合物继续加热至140~150℃,然后投入十二羟基硬脂酸,保持在此温度范围下持续搅拌 30min,使十二羟基硬脂酸均匀分布在混合物里 ;
⑤在步骤④混合物依次投入硅油,搅拌加热至 180 ~190℃,然后搅拌自然降温至 40℃ ;
⑥均化脱气后成品。
以上公开的仅为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润色、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秀梅,未经刘秀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4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