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小高速信号串扰的布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3244.4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1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李永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H05K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高速 信号 布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服务器主板研发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小高速信号串扰的布线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云计算的到来,服务器的发展迅速崛起,导致在服务器的设计中,信号的传输速率越来越高,在高速链路中,PCB(电路板)上的长距离传输链路,串扰是影响信号传输的重要因素,串扰的发生,会引起损耗、码间干扰、眼图的抖动变大,目前避免串扰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增大高速差分线走线间距,间距越大,串扰越小,但是对于高密板卡或者从成本上来说,走线间距的增大,带来布线空间和成本的需求增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小高速信号串扰的布线方法,在不改变原有走线布局的情况下,通过在高速信号间布线之间增加GND过孔,可有效降低串扰。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小高速信号串扰的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layout布线中,找到正常布线的高速信号布线;
步骤2:在相邻的两条高速信号布线之间设置若干GND过孔。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GND过孔之间的间距g计算公式为:
其中,n为整数,C是光速,f是传输信号的频率,ε是PCB板板材的介电常数。
优选的,相邻两个GND过孔之间的间距100-260mil。
进一步的,所述GND过孔的两端连通高速信号布线平面和GND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GND过孔的打孔孔径为:Drill孔直径10mil,pad直径20mil,antipad直径30mil。
进一步的,每一个GND过孔均位于相邻两条高速信号布线的中心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串扰主要是由PCB上走线间的近场耦合(电容耦合和电感耦合)引起的,通过在走线间加入GND过孔,将发射和接收线产生的电磁场进行有效的隔离,就能有效的降低走线间的串扰。该方法简单易用,可操作性强,可以有效保持高速信号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图2是利用本发明打孔后的效果示意图;
图3是采用本方法后串扰曲线与常规方法串扰曲线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减小高速信号串扰的布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layout布线中,找到正常布线的高速信号布线;
步骤2:在相邻的两条高速信号布线之间设置若干GND过孔。
为了更好的阐述GND过孔的设置标准,下面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假设某相邻两条高速信号布线分别为高速信号a1和高速信号a2,高速信号a1和高速信号a2之间的区域命名为s1,如图2中所示,那么在在区域s1的GND过孔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如果将区域s1内所有的GND过孔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曲线,该曲线命名为d1,则d1最好是a1和a2之间的中心线,也就是d1将区域s1平均分成两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的隔离两条高速信号布线之间的影响。
2)在区域s1中,相邻两个GND过孔之间的间距g满足计算公式
其中,n为整数,C是光速,f是传输信号的频率,ε是PCB板板材的介电常数。
根据上面公式换算,信号频率越高,间距g就越小,代表着相邻两个过孔之间的距离离得越近,以常用的PCB板来计算,当传输信号的频率为4GHZ时,计算出的间距g为736mil;当传输信号的频率为8GHZ时,计算出的间距g为368mil;当传输信号的频率为16GHZ时,计算出的间距g为184mil。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上述公式基本满足所有信号频率的计算,但是本申请一般针对的是目前比较常采用的高频信号,比如12GHZ到30GHZ,因此本申请给出了间距g的一个常用的优化选择范围100-260mil,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判断。
3)GND过孔的两端应当连通高速信号布线平面和GND平面。
4)GND过孔的打孔孔径在正常情况下应当满足以下条件:Drill孔直径10mil,pad直径20mil,antipad直径30mil。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打孔位置不足以支撑标准的孔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缩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32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