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莓种植用灌溉水及其配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2966.8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2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刚;谌业平;裴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盛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5/00 | 分类号: | C05F15/00;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3319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莓 种植 灌溉 及其 配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莓种植用灌溉水及其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属于小型浆果,因其果实除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外,还富含具有改善视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氧化、抗衰老、抑制肿瘤细胞、增强免疫力、增强记忆力、降低血糖、防止膀胱炎和减肥的花青素类物质,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5大健康食品之一,是许多国家宇航员被要求食用的保健食品,因此蓝莓在全球被广泛推广和栽培,栽培面积和产量也在逐年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植蓝莓,如中国专利CN201611030367.3公开的一种蓝莓种植方法,其具体种植方法为:(1)选地建园、(2)定植、(3)田间管理:①清耕、施肥、②灌溉:用硫酸将水的PH值调至4.5—5.5灌溉,间隔三次灌水再灌一次深井水,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65%—70%之间;③修剪、④土壤PH值:定期检测土壤PH值的变化,如果PH值上升,施用硫磺粉进行调节;⑤除草、⑥病虫预防;(4)采收:在定植以后的第三年株产控制在1KG以下,第四年开始逐年递增。在蓝莓的种植周期中,要保持土壤的PH值在4.5~5.5之间,因此浇灌的水也是pH值较低的水,通常采用硫磺粉、醋酸、硫酸亚铁以及其他的强酸弱碱盐类与水配制酸性水,配制过程较为复杂,一般是现配现用,在增加相应试剂的成本也会增加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蓝莓种植用灌溉水及其配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蓝莓种植浇灌的酸性水需要化学试剂配制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蓝莓种植用灌溉水,原料包括脱盐处理后的腌菜厂废水、EM菌、嗜盐菌、淘米水和菠萝皮,其中腌菜厂废水包括冲洗水、盐渍水和脱盐水,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冲洗水50~80份、盐渍水100~200份、脱盐水20~50份、0.5~1份的EM菌、2~5份的嗜盐菌、50~70份的淘米水以及5~8份的菠萝皮。
本发明的蓝莓灌溉水主要利用的是腌菜厂废水,腌菜厂废水显酸性,同时还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盐,一般不仅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生态污染,造成土地的盐碱化,同时还会散发出恶臭,影响排放地的生态环境健康;淘米水发酵后呈弱酸性,可以中和自来水的偏碱性质,经过沤制的淘米水,除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外;还含有大量的铁、镁、铜、锌、钼等微量元素,是—种无公害、无污染、营养全面的复合肥料。用它来浇喜酸性土的蓝莓,不但能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枝叶繁茂,多开花,花色鲜艳,还可以延长花期,防黄化病。同时还有同时由于淘米水含有较多的磷素(米糠主要成分是磷肥),能促进花蕾的形成,可促进花芽分化,使花木花艳叶绿果硕。用菠萝皮和EM菌制作酵素,酵素呈酸性,可活化快枯干的树木,花,草等,使土地肥沃起来,还能带动空气的流通,净化空气,使空气中富含果香,还可以减少虫害,连续将酵素浇于空旷的土地上三个月,可以改变土质。本发明拟采用经过脱盐处理后的腌菜厂废水,与EM菌、嗜盐菌、淘米水和菠萝皮结合,调节其pH值,废物利用的同时补充蓝莓生长所需的营养。本发明利用的都是大量的含酸性的或者处理后呈酸性的废弃物,无需其他化学试剂,一次性配制可以持续使用,同时还能解决废水无法处理排放又会造成生态污染的问题。
蓝莓种植用灌溉水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备料:将淘米水密封保存10~15d后得到沤制的淘米水备用;将菠萝皮切碎与EM菌加水混合,密封放置5~15d后得到酵素备用;将冲洗水、盐渍水和脱盐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备用;
步骤b、预处理:将混合液先经过隔渣隔油池进行预处理,去除油污和难降解的有机物;
步骤c、脱盐:将步骤b处理后的溶液送入反渗透膜系统中,之后在送入离子交换系统中,得到脱盐液;
步骤d、厌氧反应:将经过步骤c处理的溶液送入预先接种有嗜盐菌的ABR反应池内,发生厌氧反应得到处理液;
步骤e、调质:处理液在100℃下蒸发10~15min,冷却后与酵素和沤制的淘米水混合,调节pH值到4.5~5.5得到灌溉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盛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遵义盛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29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