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休风后的快速达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92795.9 | 申请日: | 2017-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0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 发明(设计)人: | 郭庆;吴亚明;邹仕华;曾中兴;李清明;江凌;朱香;吴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B5/02 | 分类号: | C21B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 地址: | 615032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高炉休风 送风 高钛型钒钛磁铁矿 高炉送风 粘结物 滑料 排出 休风 布料矩阵 传统操作 时间降低 作业效率 钒钛矿 煤气流 透气性 高钛 净焦 料柱 炉缸 炉况 炉墙 热洗 顺行 矿石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休风后的快速达产方法,能够实现:(1)休风前提前1‑2天对炉墙和炉缸进行热洗,提前排出高炉内的粘结物,有利于高炉送风后的快速达产。(2)高炉批重、负荷、布料矩阵的调整有利于改善料柱透气性和形成合理的煤气流分布,使炉况稳定顺行,避免送风时崩滑料。(3)送风后高炉快速排出休风时形成的粘结物,有利于高炉快速达产。使高钛型钒钛矿高炉休风后的达产过程高效、快速、安全,送风后的达产时间降低到16‑48小时,比传统操作快1/3‑2/3的时间,高炉送风后避免崩滑料造成高炉单独加净焦和再次减矿石批重和负荷的现象,降低了高炉休风损失和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钛型钒钛矿高炉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休风后的快速达产方法。
背景技术
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休风后的达产过程中,高炉操作难度大,时常出现崩滑料、管道、悬料等异常行程,甚至炉况失常。休风后一般在高炉送风后48-72小时达产,甚至需要更长时间。高炉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影响钢铁企业铁后工序的正常生产。
高钛型钒钛矿高炉休风后的操作难点如下:
(1)炉渣TiO2高达18-24%,在高炉还原性条件下炉渣中的TiO2被还原成TiC、TiN、Ti(CN)等高熔点物质,这些高熔点物质弥散在炉渣中造成炉渣粘稠。高炉休风后,炉渣温度逐渐下降,炉渣变粘甚至凝固。在休风后的送风达产过程中需要重新熔化含有高熔点物质的炉渣,并将其排出高炉。因此造成送风达产过程中的操作难度大,时间长。
(2)矿石品位低、渣量大。高炉矿石入炉品位在48-52%的较低水平,渣量达到500-700kg/t,料柱透气性较差,高炉休风后的送风达产过程中极易发生管道行程或者悬料等异常炉况。
(3)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渣具有难熔易凝的特点,熔化性温度比普通矿高50-100℃,炉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将无法进行正常冶炼行程,高炉操作难度很大。
(4)在休风后的达产过程中,前期风量小,熔化后的渣铁不易排出高炉外,造成炉缸内滞留大量渣铁,而这些渣铁在高炉还原性气氛下滞留时间越长,TiO2的过还原生成TiC、TiN、Ti(CN)等高熔点物质的数量就越多,将造成炉渣粘度大幅上升,高炉更不容易排出这些炉渣,最终高炉因透气性急剧下降而悬料、甚至冶炼行程终止。
(5)高炉在送风后由于料柱透气性差等原因,炉顶料面下降缓慢,在料动之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通常情况下,料动时会崩料至3-5m,需临时加焦1-2批或大幅度退矿石批重和负荷以改善透气性。
如何提供一种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休风后的快速达产方法,以实现休风后的快速达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休风后的快速达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休风后的快速达产方法,包括:休风前提前1-2天停用小粒烧和小块焦;休风前提前1-2天对炉墙和炉缸进行热洗;
送风后加风至风压0.07-0.1Mpa,料动后逐步加风。风量在到达到正常风量的60%之前,加风速度每小时200-300m3/min;风量达到正常风量的60-80%阶段,加风速度每小时100-200m3/min;风量达到正常风量的80%-全风阶段,加风速度每小时<50-100m3/min。
优选的,上述的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休风后的快速达产方法,还包括送风前,风口加耐火圈,风口进风面积下调1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27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