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放电电路、方法及便携式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2481.9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4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林锦澜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电 电路 方法 便携式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充放电电路、方法及便携式电子设备,属于电池领域。该充放电电路包括单电池和至少两个充放电支路,该至少两个充放电支路中的每个充放电支路通过至少两对极耳中一对极耳与单电池相连。由于该至少两对极耳是从该单电池的电芯包括的多个正极层和多个负极层中引出的极耳,因此,无论是通过该充放电电路对该单电池进行大电流充电或大电流放电,在该单电池的电芯内部对应的正极层和负极层之间传输的电流为该大电流分流后的电流,减小了在该单电池内部传输的电流,从而降低该单电池的电芯内部电化学反应速率,以提高该单电池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放电电路、方法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对电量需求的增大,为了提高用户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体验,通常需要对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电池模块进行大电流的充放电。因此,如何设计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电池模块的充放电电路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通常电池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单电池,电池模块的充放电电路由该至少一个单电池的充放电电路构成。其中,每个单电池的充放电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并联的充放电支路。对于每个单电池,当通过该至少一个充放电支路对该单电池进行充电时,该至少一个充放电支路的充电电流在汇合后进入该单电池的电芯,以实现对该单电池的充电。当该单电池通过该至少一个充放电支路进行放电时,该单电池的放电电流在分流后分别进入该至少一个充放电支路,由该至少一个充放电支路将该单电池的放电电流输送至外接负载,以实现该单电池的放电。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充放电电路、方法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放电电路,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单电池和至少两个充放电支路;
所述单电池包括至少两对极耳,所述至少两对极耳是从所述单电池的电芯包括的多个正极层和多个负极层中引出的极耳;
所述至少两个充放电支路中的每个充放电支路通过所述至少两对极耳中一对极耳与所述单电池连接,以对所述单电池进行充放电。
可选地,所述充放电电路还包括至少两个保护模块,所述至少两个保护模块和所述至少两个充放电支路一一对应;
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充放电支路中的每个充放电支路,所述充放电支路还包括保护开关;
所述至少两个保护模块分别并联在对应的充放电支路上,以采集对应的充放电支路中的充放电参数,且所述至少两个保护模块分别与对应的充放电支路上的保护开关连接,实现对应的充放电支路的保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充放电方法,应用于充放电电路,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单电池和至少两个充放电支路,所述单电池包括至少两对极耳,所述方法包括:
当对所述单电池进行充电时,将外接电源的电流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充放电支路和所述至少两对极耳传输至所述单电池的电芯内的多个正极层和多个负极层上,以对所述单电池进行充电;
当所述单电池进行放电时,将所述单电池的电芯内的多个正极层和多个负极层释放的放电电流通过所述至少两对极耳和所述至少两个充放电支路传输至外接负载上,以实现所述单电池的放电。
可选地,所述充放电电路还包括至少两个保护模块和至少两个保护开关;
所述将外接电源的电流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充放电支路和所述至少两对极耳传输至所述单电池的电芯内的多个正极层和多个负极层上之后,还包括:
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充放电支路中的每个充放电支路,与所述充放电支路对应的保护模块采集所述充放电支路上的充电参数;
当所述保护模块根据所述充电参数确定所述充放电支路过充时,断开所述充放电支路上的保护开关,以断开所述充放电支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24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充电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电源供应装置、电源转接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