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十字槽阴头内导体精密收口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92154.3 | 申请日: | 2017-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1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强;刘甲辉;霍建东;赵秉玉;闫晶晶;艾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P11/00 | 分类号: | H01P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陈永宁 |
| 地址: | 26655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十字 槽阴头内 导体 精密 收口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十字槽阴头内导体精密收口装置及方法。收口装置包括: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模块、电机驱动器、电机、主动轮、传动带、至少一个从动轮、锥形滚轮和工作平台,所述电源模块、电机驱动器和电机固定安装于工作平台上,主动轮转动连接于工作平台上并由电机驱动,从动轮转动连接于工作平台上,主动轮通过传动带驱动从动轮,所述锥形滚轮转动连接于从动轮上,每个从动轮上均设置三个呈等边三角形排列的锥形滚轮。它保证了收口尺寸精度和一致性,保证了收口过程无伤性,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十字槽阴头内导体精密收口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十字槽内导体是各种微波部件转接结构中的关键零件,通过与阳头内导体进行对插、互联实现微波零部件互联和微波信号传输功能。十字槽结构是内导体互联的弹性连接结构,该结构制造过程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收口使其端口直径减小;二是热处理使收口后的结构具有弹性。当阳头内导体插入或脱离十字槽结构时,需要保持一定插拔力,收口尺寸大小及一致性对内导体插拔力有直接影响。
现有收口工艺分为两种:一种是专用夹具收口,这种工艺将内导体装入专用精密固定夹具,将内导体和夹具一起热处理,使十字槽形状固化,每一个内导体对应一个夹具;另一种是利用专用镊子进行手工收口,在不同角度多次夹紧内导体后完成收口,收口后将内导体放入炉中热处理。
现有收口过程的主要问题是:对于专用夹具收口方式,每个内导体对应一个专用夹具,夹具制作成本高,对于较小尺寸的内导体,无法采用专用夹具收口适用性差,因此这种收口方式只适用于;对于专用镊子手工收口,其收口过程无法精确控制,收口尺寸精度和一致性难以保证,手工作业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十字槽阴头内导体精密收口装置及方法,它实现了十字槽内导体的半自动收口,收口过程可控,极大提高了收口效率和尺寸精度及一致性,克服了现有专用夹具收口方式夹具制作成本高,对于较小尺寸的内导体,无法采用专用夹具收口适用性差的问题以及现有手工收口方式,收口过程无法精确控制,收口尺寸精度和一致性难以保证,手工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十字槽阴头内导体精密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模块、电机驱动器、电机、主动轮、传动带、至少一个从动轮、锥形滚轮和工作平台,所述电源模块、电机驱动器和电机固定安装于工作平台上,所述主动轮转动连接于工作平台上并由电机驱动,所述从动轮转动连接于工作平台上,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驱动从动轮,所述锥形滚轮转动连接于从动轮上,每个从动轮上均设置三个呈等边三角形排列的锥形滚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的一端穿过从动轮伸入至呈等边三角形排列的三个锥形滚轮形成的内切圆空间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从动轮为三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为皮带轮,所述传动带为皮带。
一种十字槽阴头内导体精密收口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的收口装置,使用时开启电源模块,电机驱动器驱动电机以一定速度转动,主动轮随即转动,主动轮通过传动带驱动从动轮转动,将开槽内导体十字槽端部伸入至从动轮上三个锥形滚轮形成的内切圆空间中,此时锥形滚轮会围绕十字槽内导体滚动,随着十字槽内导体向下伸入,锥形滚轮间距减小,十字槽结构在锥形滚轮挤压滚动下逐渐收紧,直到十字槽端部触及调节螺钉端部,完成收口。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保证了收口尺寸精度和一致性,本装置收口动作通过回转滚动完成,相对专用镊子收口,回转滚动收口充分保证了十字槽端面的圆度。同时通过设定调节螺母位置,有效保证每一次十字槽结构都在同一位置完成收口,保证了极高收口尺寸精度和一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21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