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高桩承台驳岸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1924.2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叶上扬;顾宽海;陈浩群;陈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D2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高桩承台 驳岸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驳岸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装配式高桩承台驳岸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驳岸作为水陆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水运工程中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城市水环境治理、航道扩宽升级、沿海滨海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需要在城市河道及城市滨海地区新建驳岸。由于在城市中新建驳岸常常受到周边建筑的影响,施工作业面较小,土方开挖受到限制,高桩承台驳岸结构较好的避免了在狭窄区域的土方大面积开挖,因此高桩承台驳岸结构近年来在城市河道整治、航道升级等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传统高桩承台驳岸结构施工均是先打设下部桩基,然后现场浇注上部承台结构,存在施工过程复杂、施工周期长、现场浇注作业量大、环境污染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问题,目前尚未有一种既能节约作业空间,又能达到节能环保、施工便捷的结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适用于软土地基的装配式高桩承台驳岸结构及施工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装配式高桩承台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现浇帽梁、预制混凝土承台、后排桩基和前排板桩墙;所述预制混凝土承台呈L型,预制混凝土承台包括立板和底板;所述前排板桩墙由若干个板桩墙组成,若干个板桩墙排成一排;所述后排桩基由若干个桩基组成,若干个桩基排成一排;所述底板的一端端部通过现浇帽梁与每个板桩墙的顶部相固定连接;底板的另一端均匀的设置有预留桩基孔;所述预留桩基孔与桩基一一对应,且预留桩基孔位于桩基的正上方;所述预留桩基孔通过浇筑使底板与桩基的顶部相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预制混凝土承台采用一体浇筑而成。
优选地,所述后排桩基的桩基均采用方桩或PHC桩。
优选地,所述前排板桩墙的板桩墙均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桩。
一种装配式高桩承台驳岸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驳岸结构的现行规范进行结构整体稳定、强度计算,确定确定预制混凝土承台的尺寸,以及前排板桩墙、后排桩基的插入深度;
步骤二:根据板桩结构的现行规范进行桩基强度的计算,确定前排板桩墙、后排桩基的桩型、桩径和桩距;
步骤三:根据步骤一中确定预制混凝土承台的尺寸后,预制混凝土承台在工厂内采用一体浇筑制成;
步骤四:根据步骤二中确定前排板桩墙、后排桩基的桩型、桩径和桩距后,在工厂内进行预制施工;
步骤五:将前排板桩墙、后排桩基运送至现场,并对前排板桩墙、后排桩基在驳岸下部进行现场沉桩施工;
步骤六:在前排板桩墙、后排桩基沉桩施工完成后,进行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形成边坡线;
步骤七:通过吊装设备吊装预制混凝土承台使底板上的预留桩基孔与桩基一一对应;
步骤八:对前排板桩墙进行现浇帽梁使预制混凝土承台与前排板桩墙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并对预留桩基孔进行浇筑,使得底板与桩基的顶部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步骤九:根据驳岸结构设计泥面线,进行开挖板桩前土体;
步骤十:最后对预制混凝土承台与边坡线间进行填入回填土层,则完成了对装配式高桩承台驳岸结构的施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本发明装配式高桩承台驳岸结构不仅避免了在狭窄区域的土方大开挖,还具有节能环保、标准化施工、预制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减少现场作业量、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且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长,我国在预制混凝土装配化施工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应用逐渐升温,推进施工现场装配化已是大势所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配式高桩承台驳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19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土地基上的装配整体式驳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生态湿地河道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