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癌生物膜纳米靶向配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91408.X 申请日: 2017-05-27
公开(公告)号: CN107335063A 公开(公告)日: 2017-11-10
发明(设计)人: 聂国朝;方贵定;韦冬群;劳艳霞;黄雪芳;罗小华;黄惠民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玉林魔树树棉科技有限公司;玉林师范学院
主分类号: A61K47/69 分类号: A61K47/69;A61K47/64;A61K47/52;A61K41/00;A61K9/127;A61K49/00;A61P35/00
代理公司: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5114 代理人: 邹超贤
地址: 537035 广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抗癌 生物膜 纳米 靶向 质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癌生物膜纳米靶向配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 Cancer )目前是一种最常见的、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当前对于癌症的药物治疗仍然面临许多瓶颈问题,如高复发率、迅速形成的抗药性、高毒副作用、药效低等。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癌药物存在的问题有:增敏药物毒性大、药物的靶向性差或者每日放疗同时配合每日用药增加了临床应用的不便等。以顺铂为例的抗癌药物,该药物本身有着很好的抗癌效果,可以作为化疗的一线用药,同时,顺铂又是高效的放疗增敏剂,能够显著增强放疗效果。但是顺铂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对人体正常细胞也造成很大伤害,毒性反应主要包括肾毒性、消化道毒性、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和耳毒性等,严重的毒副作用使得患者往往不能继续药物治疗。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设想通过制剂手段,如脂质体,将抗癌药物直接定向于肿瘤部位,并取得了一些成功。脂质体技术是被喻为“生物导弹”的第四代靶向给药技术,利用脂质体的独有特性,将副作用大、在血液中稳定性差、降解快的药物包裹在脂质体内,根据人体病灶部位血管内皮细胞间隙较大,脂质体药物可透过此间隙到达病灶部位,靶向释放给药,临床治疗安全有效。脂质体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具有改变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 提高治疗指数和生物利用度,增加疗效同时减小毒副作用的特点。长效靶向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提高脂质体向肿瘤区域扩散,使到达肿瘤的药物增加,提高治愈率。脂质体为载体的药物已在临床应用多年,如多柔比星脂质体。但是脂质体最大的缺点是化学和物理上不稳定性,脂质体囊泡容易破裂,抗癌药物在到达肿瘤部位之前过早泄漏,达不到缓释效果,严重影响了它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为了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通常需要加入胆固醇或类固醇物质作为稳定剂。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的支持下,戴志飞课题组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有机/无机复合脂质体—硅质体(戴志飞.硅质体纳米药物载体,功能材料信息, 2013,10(5-c 6):7-9)。该硅质体是硅氧烷链在脂质体囊泡表面形成聚硅氧烷的网络结构。纳米子粒径在150-200 nm 左右,复合硅质体的电位在-30 mV 左右。该方法需要首先合成有机-无机复合脂质分子(CFL), 该过程不仅耗时长,而且引入了人工成份,需要缓慢水解后,在脂质体表形成一层聚硅氧烷网络外壳,难以工业化规模生产。就像冬天北方的汽车加装了一层防滑链,在增加汽车稳定性的同时,也增加了轮胎的刚性。这样就增加了肿瘤细胞对硅质体内吞的难度。作为药物载体,其水解副产物乙醇,增加了硅质体的副作用或增加分离步骤。与硅质体不同,生物膜配质体是以人和动植物细胞膜为原料利用铁等金属离子易与蛋白质、磷脂中的氨基或磷酸基团形成配位键的方法,在脂质体内部形成众多的有机-金属配位键来稳定脂质体,就像在汽车轮子里面增加了有弹性的纤维网状结构,因此在获得高度稳定脂质体同时,又能保持外部轮子的弹性。特别是铁配合物易于在人体中代谢,因此,生物相容性更好,细胞毒性更低。生物膜配质体在靶向多肽的介导下,投递到肿瘤组织并与肿瘤细胞受体相结合。该配质体具有特异性靶向目的肿瘤组织或细胞的功能,可以发挥四种抗癌功能:(1)能作为亲脂、亲水性化疗药物与抗癌基因的载体;(2)在光、声、波等外界激发下,能同时产生对肿瘤有杀灭作用的热和活性氧-无耐药性的光热治疗与光动力治疗;(3)有很强的磁共振影像增强、光声成像功能,可用于早期肿瘤的诊断与术中导航;(4)可作为肿瘤热疗过程的增敏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减少抗癌药物治疗中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增加药物的生物相容性、靶向性、可降解性、生物利用度,提高组织细胞穿透率。提供一种抗癌生物膜纳米靶向配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癌生物膜纳米靶向配质体,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卵磷脂160-250份、可溶性蛋白40-60份、靶向多肽10-50份和可溶性金属盐5-20份。。

进一步地,所述靶向多肽是由5-31个氨基酸脱水聚合成的多肽。。

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蛋白包括从植物组织中提取的可溶性蛋白质、从动物中提取的可溶性蛋白质、人血白蛋白、重组基因合成的人工蛋白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优选地,所述从植物组织中提取的可溶性蛋白质是从从桑叶或大豆中提取的可溶性蛋白质。优选地,所述从动物中提取的可溶性蛋白质为牛血清白蛋白、猪血清白蛋白、兔血清白蛋白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林魔树树棉科技有限公司;玉林师范学院,未经广西玉林魔树树棉科技有限公司;玉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14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