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中随钻雷达实时预报地层界面位置的探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1037.5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0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毛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王记明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中随钻 雷达 实时 预报 地层 界面 位置 探测 方法 装置 | ||
1.井中随钻雷达实时预报地层界面位置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连接有钻头(3)的金属杆(1),金属杆(1)另一端连接有井中雷达仪(2)并导接获得井中雷达仪的雷达波;
探测装置通过吊装架(4)放置在垂直于水平地面掘进的矿井中,钻头(3)向下进行掘进;
钻头(3)向下进行掘进时,井中雷达仪(2)按自激方式工作,其所发射的雷达波,与金属杆(1)相互作用,会生成雷达导波,在金属杆两个端点间来回传播;当雷达导波到达金属杆(1)下端点时,雷达导波以球面向地下传播,其中,一部分导波遇到钻头前方的地层界面6,生成的反射回波被接收天线记录到,即雷达剖面上的一次金属导波C同相轴,界面位置B时雷达剖面上对应的直线Z=0m,即一次金属导波C同相轴预报的钻头前方界面位置B;另一部分雷达导波则受到金属杆(1)的导波作用,沿着金属杆(1)的端面向上移动,当到达上端点时,再次以球面波形式辐射导波,该导波中的一部分又沿着金属向下传播,在金属杆(1)下端点处再次以球面波向外辐射导波,遇到地层界面6后,生成的反射回波向雷达接收天线传播,接收天线则会收到二次金属导波E,从而会在雷达剖面上看到一次金属导波C同相轴和二次金属导波E同相轴;在金属杆(1)上的往返导波D作用下,雷达能够接收到很多次界面反射导波F信号,只是随着导波传播的时间增加,高次导波信号幅度会变得越来越弱,而在雷达剖面上越不明显;当往返导波D 发生转折时,金属杆(1)下端点接触到界面位置B,随着井中雷达仪(2)向下移动,金属杆(1)跨越地层界面6,往返导波D传播路径上发现两种介质,往返波导D会出现转折,当金属杆(1)穿过介质后,往返波导D返回垂直状态;
在雷达剖面上拾取倾斜的反射导波F同相轴和往返导波D的走时数据,能够推测反射导波F对应的前方界面的位置,通过往返导波D和反射导波F的走时曲线,结合金属杆(1)的长度通过算式进行处理,能够实时预测钻头下方地层界面(6),快速识别钻头下方的危险介质边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中随钻雷达实时预报地层界面位置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杆(2)选用实心结构或者空心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中随钻雷达实时预报地层界面位置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杆(1)空心结构壁厚大于1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中随钻雷达实时预报地层界面位置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杆(1)长度为2~3米,形状为圆柱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中随钻雷达实时预报地层界面位置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杆(1)通过螺栓连接方式与井中雷达仪(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中随钻雷达实时预报地层界面位置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井中仪外部包装有PVC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10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