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感应雨刮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0907.7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9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徐飞飞;蒋虹宇;唐辉;古秋翔;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创科升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4 | 分类号: | B60S1/04;B60S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感应 雨刮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刮器,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感应雨刮器。
背景技术
车辆装配有挡风玻璃雨刮器以用于从挡风玻璃上刮除雨、雪、灰尘等。挡风玻璃雨刮器通常设置在固定地安装于车辆底盘上的雨刮器总成之上。除了在挡风玻璃和发动机罩后缘之间的空间内向上突出的挡风玻璃雨刮器以外,雨刮器总成大多数情况下设在发动机罩下方。挡风玻璃雨刮器安装于雨刮器轴上,雨刮器轴在其纵向方向上具有固定的长度并从雨刮器总成向上突起。在例如与行人的碰撞中,在最坏的情形下行人将倒在发动机罩之上,发动机罩将会坍塌并变形以缓冲该下跌。即使发动机罩在碰撞中坍塌,突出的部件(例如固定安装于发动机罩下方的雨刮器轴)将仍然朝上突出。当发动机罩坍塌并变形时,突起的部件将仍然形成行人可能在撞击中接触到的坚硬撞击物,这些物体可能在行人倒在发动机罩上时伤害行人。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使车辆在行驶时,雨刮器感受到雨滴后,自动启动,根据雨量大小进行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车辆在行驶时,驾驶员可能因为自身原因,不及时打开雨刮器,造成视线不清,影响行车安全,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感应雨刮器,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感应雨刮器,包括刮水刷臂和雨刮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器包括连接扣、雨刷护套、弹簧板、刷条、雨滴传感器,所述连接扣上方端面设置有曲柄,曲柄与刮水刷臂连接,所述弹簧板中部设置有卡槽,卡槽与连接扣连接,所述雨刷护套设置有两个,分别在连接扣左右两侧端面上,雨刷护套与弹簧板后端面连接,弹簧板弹簧板前端面上装有刷条,弹簧板左右两端设置有两个雨滴传感器,雨刷护套设置于连接扣的端面。所述弹簧板左右两端设置的两个雨滴传感器分别为,雨滴冲击量传感器和静电电容容量传感器。通过两个雨滴传感器能够直接启动雨刮器,方便在下雨时,一部分司机因为各类原因,不启动雨刮器而影响视线,造成危险。左右两个不同种类的雨滴传感器分别作出不同功效,雨滴冲量传感器用于在雨水较大时候,根据雨水的冲击力和频率,对雨刮器的工作速度进行调节;静电电容容量传感器用于,通过雨水滴落在车窗上后,静电量发生变化,将雨刮器启动,根据静电量变化大小,调整雨刮器的工作速度。
所述刷条通过卡扣卡接在弹簧板上,卡扣打开时,刷条能从弹簧板上移下,卡扣锁紧时,刷条固定在弹簧板上。刷条为消耗品,需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清理、更换,此时需要将雨刮器卸下,将刷条进行拆下,进行更换。
所述曲柄内设置有电机,电机旋转能够带动连接扣作水平旋转运动。当降雨量超过50毫米时,雨滴冲量传感器受到雨水的冲击力和频率超过阈值时,刮水刷臂到达顶端的瞬间启动曲柄内的内置电机,将连接扣进行水平旋转,带动刷条呈圆环状刮水,扩大刮水面积,增加驾驶员的可视范围。
所述弹簧板为曲面结构,其凸面朝向连接扣,凹面内安装有刷条。弹簧板为曲面结构是为了将刷条弯曲成曲面,方便在刮水时将水滴聚集在一起排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自动感应雨刮器,使车辆在行驶时,雨刮器感受到雨滴后,自动启动,根据雨量大小进行工作;
2、本发明一种自动感应雨刮器,在雨量过大时,启动电机,让刷条进行环状刮水,扩大刮水面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侧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刮水刷臂,2-雨刮器,3-连接扣,31-曲柄,4-雨刷护套,5-弹簧板,51-卡槽,6-刷条,7-雨滴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创科升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创科升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09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