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呼吸鞋垫的高效换气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0028.4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3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慧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7/08 | 分类号: | A43B17/08;A43B17/00;A43B13/3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马碧娜 |
地址: | 404100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呼吸 鞋垫 高效 换气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装置,具体涉及用于呼吸鞋垫的高效换气设备。
背景技术
鞋垫大量应用于制鞋业、保健、特殊功用;鞋垫可分为保健鞋垫、功能鞋垫、常规鞋垫;保健鞋垫,就是对人身体有健康益处的鞋垫。如:抗菌鞋垫,除臭鞋垫,中药鞋垫等;功能鞋垫:就是具备特殊功用的鞋来垫,如:抗静电鞋垫,增高鞋垫,防水鞋垫,空气循环鞋垫等;常规鞋垫:就是不具备以上特点的鞋垫,这个很常见。
鞋垫在鞋子中与脚紧密接触,脚出汗时,汗液会很快浸入鞋垫中,目前大多数鞋子的鞋垫紧贴在鞋子内底部,透气性能差,一旦鞋垫被汗液浸湿,鞋垫很难干,因此,鞋垫在鞋子里容易发臭、变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鞋垫透气性能差,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呼吸鞋垫的高效换气设备,解决鞋垫透气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呼吸鞋垫的高效换气设备,包括与内鞋底固定的固定层,所述固定层的上方设置有固定鞋垫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固定层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弹簧竖直安装于支撑板与固定层之间,支撑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导气管分别与外界、鞋垫上方空间连通,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层上,导气管的另一端位于鞋垫上方,导气管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旁路管道。
本发明中固定层固定在鞋子的内底面,支撑板通过弹簧固定在固定层的上方,支撑板用于支撑固定鞋垫,气囊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导气管、旁路管道是气体流通的管道;本发明的实现原理为:支撑板受到向下的力时,支撑板会带动气囊一同向下移动,气囊位于支撑板与底层之间,支撑板与底层共同压挤气囊,气囊内的气体会被压出冲向鞋垫上方,气囊内的气体为新鲜气体,当支撑板受到的力消失后,弹簧恢复形变,会向上顶支撑板,支撑板带动着气囊一通向上运动,气囊不受到外力挤压会吸收外界的新鲜空气及鞋垫上方的部分空气,实现了鞋垫上方的气体交换,增强了鞋垫的透气性;鞋子没有穿戴时,弹簧会将鞋垫上顶,鞋垫与内鞋底分开,鞋垫下方的透气空间大,便于外界空气进入鞋垫下方,干燥鞋垫,防潮防。本发明通过增加鞋垫与外界空气的交换面积及设置气囊,增强了鞋垫的透气型,解决了鞋垫透气型差的问题。
所述导气管的旁路管道位于固定层内,固定层的上设置有连通旁路管道与外界的通孔。在固定层内开设有与导气管连通的旁路管道,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简化了安装工艺,节约时间及物质成本。
所述固定层的上方设置有两个支撑板,所述两个支撑板中一个支撑板分别位于鞋垫前脚掌处,另一个支撑板位于鞋垫后脚跟处,每个支撑板下均设置有气囊、弹簧,导气管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支撑板支撑前脚掌及后脚跟就能够对整鞋垫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节约物料。
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胶粘层。支撑板与鞋垫之间采用胶粘剂粘黏,即使支撑板与鞋垫脱胶了还是可以再次粘黏。
所述固定层、支撑板均选用防水式硬板。硬板的固定支撑作用强,防水为了增强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用于呼吸鞋垫的高效换气设备通过增加鞋垫与外界空气的交换面积及设置气囊,增强了鞋垫的透气型,解决了鞋垫透气型差的问题;
2、本发明用于呼吸鞋垫的高效换气设备空间利用率高,安装工艺简单,成本低;
3、本发明用于呼吸鞋垫的高效换气设备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固定层,2-支撑板,3-弹簧,4-气囊,5-导气管,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慧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慧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00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