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8949.7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0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翁吴星;李广健;黎德长;郑海山;危夏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汇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33 |
代理公司: | 广东赋权律师事务所 44310 | 代理人: | 左殿勇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注塑 模具 内高柱位 产品 脱模 结构 | ||
1.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行位座和铲机,所述行位座和所述铲机的配合面为斜面,所述行位座内滑设有竖直设置的司筒和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用于推动所述司筒向上移动;所述行位座内还固设有竖直设置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行位座抵接,所述弹簧用于驱动所述司筒向下复位;所述铲机的斜面上固设有沿所述铲机的斜面坡度方向设置的凸台;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铲机的斜面下部,所述凸台的左侧面与所述铲机的斜面平行,所述凸台的左侧面上端与所述铲机的斜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平面;所述推动块的下端包括第二平面和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平面与第一斜面相接,所述第二平面用于在所述行位座与所述铲机发生相对移动时与所述第一平面抵接,所述第一斜面用于分模后合模时使所述推动块与所述凸台的左侧面对接;所述行位座一侧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向下贯穿所述行位座的斜面;
所述容置槽内竖直滑设有行位顶针面板和行位顶针底板;所述司筒的下端设置在所述行位顶针面板上,所述司筒的上端垂直贯穿所述容置槽的上侧壁,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所述行位顶针面板上,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容置槽的上侧壁抵接,所述司筒和弹簧均垂直于所述行位顶针面板;所述行位顶针面板的下表面与所述行位顶针底板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所述行位顶针底板用于将所述司筒的下端压紧固定在所述行位顶针面板上,所述行位顶针底板与所述推动块的上表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座的右侧面穿设有两贯穿所述行位座的左侧面的斜撑销,两所述斜撑销呈坡度设置,所述斜撑销的倾斜角度与所述铲机的斜面坡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内还固设有水平设置的垫板,所述司筒内滑设有司筒针,所述司筒针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垫板内,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铲机和所述行位顶针底板之间,所述垫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推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的上端固设有两相对设置的挂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下端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沿所述铲机的斜面滑动,所述第二斜面上开设有沿其坡度方向设置的通槽,所述推动块位于所述通槽内,所述铲机斜面上的凸台滑动于所述通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机右侧的模板上固设有顶针板反铲,所述顶针板反铲与所述行位顶针面板的上表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顶针底板和所述行位顶针面板上垂直穿设有至少两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塞打螺栓,所述塞打螺栓垂直螺接在所述容置槽的上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汇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百汇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894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缸两次分型抽芯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天花板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