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震解释数据的地质体闭合曲面三维重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88787.7 | 申请日: | 2017-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1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 发明(设计)人: | 彭真明;李新彦;陈科;廖龙;王雨青;吴昊;陈颖频;刘雨菡;饶行妹;刘伟;杨立峰;何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17/20 | 分类号: | G06T17/20;G06T17/05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琼;刘东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震 解释 数据 质体 闭合 曲面 三维重建 方法 | ||
1.一种基于地震解释数据的地质体闭合曲面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采样点十分稀疏的polygon离散点列重建出地质体的外表面模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对输入数据离散点的XYZ坐标变化范围进行正则化处理,使离散点的XYZ坐标变化范围在同一数量级;
步骤2:利用B-样条拟合算法拟合正则化后的数据,再采用重采样的方法对拟合后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处理后的点集数据;
步骤3:对加密后的点集数据创建离散点法向量场,选取局部邻域点集个数,由选取的局部邻域点集拟合局部平面,对局部邻接平面取平均,得局部邻接平面法向量均值即为离散点法向量;
步骤4:离散点法向量方向进行一致化处理,将全部离散点法向量方向处理成指向闭合体外侧;
步骤5:对一致化后的离散点法向量场求泊松方程得到指示函数,通过计算指示函数提取对应的等值面,初步得到重建的泊松曲面;
步骤6:利用拉普拉斯平滑、网格细分处理重建的泊松曲面;
步骤7:利用步骤1正则化处理的参数进行反正则化处理,使反正则化处理的结果返回步骤1输入数据所在坐标系下的坐标,地质体闭合曲面三维模型的重建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解释数据的地质体闭合曲面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有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1:先求取数据离散点最小包围盒;
步骤1.2:由包围盒知包围盒XYZ坐标变化范围,根据包围盒XYZ坐标变化范围,对所有点坐标除以相应的变化范围;
步骤1.3:步骤1.2的结果再乘以一个振幅值,完成正则化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地震解释数据的地质体闭合曲面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振幅值默认为2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解释数据的地质体闭合曲面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重采样后点数相对于重采样前点数的倍数默认为2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解释数据的地质体闭合曲面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有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3.1:用KNN算法获取离散点最近的K个邻点,用最小二乘逼近法计算拟合K个邻点及其邻接点集的局部邻接平面,然后求邻接平面法向量
步骤3.2:由局部邻接平面法向量均值求出顶点法向量
其中,i、j是整数,i>0用于标记点集数据中的点,vi是其中的任意一点,称为顶点,0<j≤k用于标记第i个点数据的K近邻域区域中的点,pi,j是K近邻域中的任意一点,fi,j是vi点与pi,j点构成的局部邻接平面,d为vi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θ是高斯权重函数,它以每个pi,j点在三维坐标平面上的投影点p0,j的距离为参数,符合||pi,j-p0,j||表示pi,j点与p0,j点之间的距离,函数表示在约束条件d下求得法向量的最小化的坐标;
其中,局部领域点集个数对重建结果影响很大,默认为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解释数据的地质体闭合曲面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有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4.1:计算所有步骤2加密后离散点的中心点;
步骤4.2:连接步骤4.1得到的中心点与法向量的起点构成新的向量;
步骤4.3:计算新向量与法向量的夹角α,若α大于90°,则该向量方向为指向闭合体内侧,进入步骤4.4;若α小于或等于90°,则该向量方向为指向闭合体外侧;
步骤4.4:将所有方向指向闭合体内侧的法向量乘以-1,使所有法向量方向都朝向闭合体的外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解释数据的地质体闭合曲面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的拉普拉斯平滑指选定一个局部邻域,对此局部邻域中的每个点由邻域中所有点的平均值代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878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