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锌基纳米颗粒墨水及电致发光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8619.8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9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思元;史横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36 | 分类号: | C09D11/36;H01L51/50;H01L51/54;B82Y30/00;B82Y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锌 纳米 颗粒 墨水 电致发光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器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氧化锌基纳米颗粒墨水及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显示器件逐渐向着更薄、更高色域、更稳定的方向发展。作为一种自发光型显示器件,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正好符合下一代显示器件的要求,QLED具有色域高、稳定性好的优点。氧化锌是一种宽禁带直接带隙的Ⅱ-Ⅵ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室温下禁带宽度为3.37eV,在电学上表现为n型导电类型,电阻率低至10-4Ω/cm。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电特性,且通过掺杂不同的金属元素及离子可以改变其能带位置。
现有氧化锌纳米颗粒电子传输层的一般通过旋涂方式制备,但是旋涂方式不适合大尺寸器件以及原料利用率低。喷墨打印技术应用至QLED显示制造技术中被认为是解决高成本和实现大面积的有效途径,这种技术可结合基于溶液的功能性材料和先进的喷墨打印设备,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能。
氧化锌基纳米颗粒具有比表面积大、自身易团聚、表面极性强等特点,在有机溶剂中不易分散。运用喷墨打印工艺将氧化锌基纳米颗粒打印到量子点发光层时,存在接触角大,润湿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成膜质量,造成成膜后极易出现干裂、橘皮、缩孔、线条等现象。
与旋涂、印刷等发光层制备工艺不同,喷墨打印设备对墨水要求较高,例如合适的沸点、粘度、表面张力、以及均匀稳定的分散,给墨水配制带来较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锌基纳米颗粒墨水,以解决现有氧化锌基纳米颗粒墨水不适合喷墨打印及成膜质量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氧化锌基纳米颗粒墨水,包括溶剂和均匀分散在所述溶剂中的氧化锌基纳米颗粒,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氧化锌基纳米颗粒墨水中,所述氧化锌基纳米颗粒占比0.01-20.00%,所述溶剂占比80.00-99.99%,所述溶剂包括至少一种醇醚酯类化合物。
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氧化锌基纳米颗粒墨水中,所述醇醚酯类化合物占比10.00-80.00%。
优选地,25℃条件下,所述氧化锌基纳米颗粒墨水的粘度范围为1-40cP。
优选地,25℃条件下,所述氧化锌基纳米颗粒墨水的表面张力范围为20-60mN/m。
优选地,所述醇醚酯类化合物的沸点范围为50-300℃。
优选地,所述醇醚酯类化合物包括乙二醇甲醚醋酸酯、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乙二醇丙醚醋酸酯、乙二醇甲醚正丙酸酯、乙二醇乙醚正丙酸酯、乙二醇丙醚正丙酸酯、乙二醇甲醚异丙酸酯、乙二醇乙醚异丙酸酯、乙二醇丙醚异丙酸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丙二醇乙醚醋酸酯、丙二醇丙醚醋酸酯、丙二醇甲醚正丙酸酯、丙二醇乙醚正丙酸酯、丙二醇丙醚正丙酸酯、丙二醇甲醚异丙酸酯、丙二醇乙醚异丙酸酯、丙二醇丙醚异丙酸酯、二乙二醇甲醚醋酸酯、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二丙二醇乙醚醋酸酯、二丙二醇丙醚醋酸酯、二丙二醇丁醚醋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溶剂包含粘度调节剂,所述粘度调节剂包括沸点范围为50-300℃的一元或者多元小分子醇类化合物,所述小分子醇类化合物占所述氧化锌基纳米颗粒墨水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01-60.00%。
优选地,所述小分子醇类化合物包括乙醇、丙醇、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戊醇、异戊醇、仲戊醇、仲异戊醇、己醇、庚醇、辛醇、壬醇、十碳醇、十一碳醇、十二碳醇、十三碳醇、正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3-丁二醇、1,5-戊二醇、2-甲基-2,4-戊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2-丁烯-1,4-二醇、2-甲基-2,4-戊二醇、2,3-二甲基-2,3-丁二醇、2-乙基-1,3-己二醇、丙三醇、1,2,4-丁三醇、1,2,6-己三醇、季戊四醇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溶剂包含沸点范围为50-300℃的醇酯类化合物,所述醇酯类化合物占所述氧化锌基纳米颗粒墨水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01-60.00%。
优选地,所述醇酯类化合物包括乙酸乙二醇酯、丙酸乙二醇酯、丁酸乙二醇酯、戊酸乙二醇酯、乙酸丙二醇酯、丙酸丙二醇酯、丁酸丙二醇酯、戊酸丙二醇酯、乙酸丁二醇酯、丙酸丁二醇酯、丁酸丁二醇酯、戊酸丁二醇酯、乙酸甘油酯、二乙酸甘油酯、乙酸二乙二醇酯、丙酸二乙二醇酯、丁酸二乙二醇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单异丁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86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