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信号延时的光接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8405.0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6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宋振杰;贾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60 | 分类号: | H04B10/6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号 延时 接收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信号延时的光接收机和接收方法,包括光信号输入端口、光功率分配和延时模块、N路光电处理单元及数字电信号处理单元;光信号由光信号输入端口进入光功率分配和延时模块,然后输出N路光信号分别进入N路光电处理单元首先将电本振信号调制在光信号上然后进行光电转换,接着对每路电信号进行处理后,进行信号的模数转换,输出多路数字信号至数字电信号处理单元。本发明通过对输入光信号分配至多通道并分别延时,使这些多通道的采样时刻均匀交错来实现采样速率的N倍增加;另外,可以将光载波上的调制信号下变频,从而便于在较低的频率进行模数转换,有利于形成集成的高采样率的光信号输入和数字电信号输出的光接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接收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光信号延时的光接收机和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光接收机将单路光信号转换成单路或相位正交的两路(I/Q)电信号后用电子器件进行处理,如电放大器、电混频器、滤波器、电模数转换器等,由于电子技术的瓶颈,尤其是现有电模数转换器采样率和带宽的有限,基于电子器件的光接收机往往存在采样率低、工作带宽窄、信号失真大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而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机将光信号上面调制的宽带电信号通过滤波器组分割到不同的频段,用于分段频谱分析,难以再将各频段的接收信号合并成原始的宽带信号。
因此,将超宽带高速模拟光信号经过频率下转换和高采样率模数转换形成数字信号,再进行传输、存储、处理和显示,在宽带通信、雷达、电子战领域存在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待转换输入光信号的多通道延时,使采样点均匀交错,以直接对光载波中的调制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的光接收机。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光信号延时的光接收机,包括光信号输入端口、光功率分配和延时模块、N路光电处理单元及数字电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光功率分配和延时模块包括有N个输出端口的光功率分配器和N路光延时单元,并有N个输出端;每路光电处理单元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光调制器、光电转换器、电信号调理器和电模数转换器;
光信号由光信号输入端口进入光功率分配和延时模块,将光信号分配至N路并延时;然后输出N路光信号进入N路光电信号处理单元;其中,每一路中的电光调制器将电本振信号调制在该路的光信号上,电光调制器的输出进入该路光电转换器,把该路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接着通过该路的电信号调理器,对该路电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入至该路电模数转换器进行信号的模数转换,最后,输出数字信号至数字信号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光功率分配器为Y波导分支、多模干涉耦合器、定向耦合器或它们两两组合;所述光功率分配和延时模块为基于硅基光子工艺、磷化铟工艺或使用基于光纤的分立器件组合而成。
所述的电光调制器为电光相位调制器、电光幅度调制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电吸收光调制器或偏振态调制器中的一种或它们两两组合。
所述光电转换器为独立光探测器或平衡光探测器。
所述电本振信号可由锁模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通过光电转换产生,所述锁模激光器为主动锁模激光器或被动锁模激光器。
所述光接收机还包括设置在模数转换单元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之间的硬件校正电路,用于对电模数转换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校准后输送给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所述光信号输入端口为光输入端口耦合器或模斑转换器,其中光输入端口耦合器为光栅耦合器或端面耦合器。
另一实施例,一种基于光信号延时的光接收机,包括光信号输入端口、光功率分配和延时模块、N路光电处理单元及数字电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光功率分配和延时模块包括有N个输出端口的光功率分配器和N路光延时单元,并有N个输出端;每路光电处理单元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光调制器、光电转换器、电信号调理器和电模数转换器;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8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