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毂铸造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7447.2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7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曹宝华;孔令东;谷志良;蒋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隆春通用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8 | 分类号: | B22C9/28;B22C9/08;B22C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200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毂 铸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毂铸造加工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轮毂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轮毂模具是用于铸造轮毂的重要工艺装备,此类轮毂零件材质为球墨铸铁,结构为内外两部分,通过中间较薄的辐板连接。铸造生产时在中间厚大部分以及外圈与辐板交接处内部易出现缩孔、缩松空洞类缺陷。为了保证该轮毂中间厚大部分的内在质量,一般在中间厚大部位上部设置冒口进行补缩;为了保证外圈与辐板交接处内部质量,一般在幅板与外圈连接处的外部设置冒口。采用原来的模具,去除中间冒口需用车床切断去除,效率低,费用高;并且由于周边设置冒口,在每个辐板连接处都要设置冒口,铁水的利用率较低,外部设置冒口占用模板面积较大,生产时每一模生产的数量减少,使生产效率降低,最终经济指标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轮毂铸造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毂铸造模具,包括轮毂本体、浇冒系统和砂芯部分,轮毂中心的上端通过冒口颈连接一冒口,冒口颈为倒锥形,冒口的下端处设有热影响块,在轮毂中心与外圈之间,与轮辐的位置相对应;轮毂一边设有砂芯,以减小冒口颈的尺寸和形成热影响块。
上述的一种轮毂铸造模具,所述的热影响块的数量与轮辐的数量相对应。
本发明的一种轮毂铸造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 其有益效果在于:设计的砂芯,可以减小冒口颈的尺寸,使用手锤便可将冒口去除,解决使用车床去除的麻烦,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在轮辐处设置热影响块,可以延缓连接轮辐的凝固晚于外圈与辐板连接处的凝固时间,确保外圈质量合格;同时,热影响块的体积约为在四周设置冒口体积的20%,这提高了铁水的利用率;结构简单,体积小,每件占用模具的面积减小,这增加了每一模生产的数量,每型可以多摆放50%,生产效率提高。
使用原理:铁水由内浇道经过冒口充满整个型腔,铁水冷却凝固。铸件中间厚大部分通过上部的冒口补缩作用,可以保证此处质量完好。通过设置热影响块,使辐板凝固时间延迟,晚于交接处凝固,中间厚大部分的铁水补充交接处凝固的收缩,保证辐板与外圈交接处不出现缩孔缺陷,保证该处质量完好。整个设计使中间部分热量集中,凝固较晚,不影响铸件向四周散热而快速凝固,符合传热学原理。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发明没带有砂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带有砂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轮毂中心的上端通过冒口颈5连接一冒口2,冒口颈5为倒锥形,冒口2的下端处设有热影响块4a、4b、4c,在轮毂中心与外圈1之间,与轮辐3的位置相对应,轮毂一边设有砂芯6,以减小冒口颈的5尺寸和形成热影响块4a、4b、4c,砂芯6的设置,可以减小冒口颈5的尺寸,使用手锤便可将冒口去除,解决使用车床去除的麻烦,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在轮辐3处设置热影响块4a、4b、4c,可以延缓连接轮辐的凝固晚于外圈与辐板连接处的凝固时间,确保了外圈质量合格;工作时,铁水首先进入冒口2,然后由冒口2进入到轮毂型腔和热影响块4a、4b、4c,由于冒口2和热影响块4a、4b、4c集中在产品的中心区域,散热条件较差,凝固较慢,因此补缩铁水的能力增强,热影响块对轮辐3冷却的影响,使得轮辐3晚于外圈凝固,这样可以用较小体积的铁水保证轮毂铸件的完整,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隆春通用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隆春通用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74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