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线护套设备用传导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7119.2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0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泽电力辅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7/14 | 分类号: | B65H57/14;B65H5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线 护套 备用 传导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线护套设备用传导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铜线进行护套加工时,需要进行传导。现有的传导机构上导轮等部件的位置无法调节,从而使得设备在进行安装调试时,当传导机构与后部的护套设备的高度无法相配合时,就只能通过将传导机构进行垫高或者是截取一小部分,从而实现配合,这样非常麻烦,大大增加了调试的难度,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缆线护套设备用传导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线护套设备用传导机构,包括基座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和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基座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空腔内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空腔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所述转杆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贯穿第一空腔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均固定套接有与蜗杆相啮合的第三齿轮,两个所述支撑架内均设有与两个螺纹杆分别对应的第二空腔,所述螺纹杆远离第三齿轮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空腔的内顶部和第二空腔的内底部并与第二空腔的内顶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放置板,两个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壁上均设有与放置板对应的第一滑口,所述放置板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滑口并螺纹套接在螺纹杆上,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转动连接有导轮,两个所述固定杆远离放置板的一端通过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滑口,所述第二滑口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挤压板,两个所述挤压板的两端均贯穿滑口并向外延伸,两个所述挤压板远离导轮的一端通过花篮螺丝连接,所述花篮螺丝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挤压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杆上固定套设有两个支撑套,两个所述支撑套相对的一侧分别与第一空腔内壁和基座的外壁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把手上设有与转杆垂直设置的贯穿口。
优选地,所述基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固定口。
优选地,所述放置板和基座的顶部之间通过伸缩杆连接,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放置板和基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挤压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两个所述卡块相对的一侧分别与支撑板的两侧外壁相接触。
本发明中,使用者在使用时,先通过基座上的固定块将装置固定住,然后根据护套设备的高度,先转动把手带动转杆转动,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蜗杆转动,此时蜗杆通过与第三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螺纹杆转动,使放置板通过与螺纹杆之间的螺纹连接关系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导轮根据护套设备的位置来调节高度,然后根据铜丝的直径,通过花篮螺丝来调节两个挤压板之间的距离,防止铜丝从导轮上滑落。本发明通过多处调节机构的设置,使装置可以根据护套设备的高度进行相应的配合调节,从而降低了传统设备调试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缆线护套设备用传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缆线护套设备用传导机构转杆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支撑架、3蜗杆、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转杆、7把手、8螺纹杆、9第三齿轮、10放置板、11固定杆、12导轮、13支撑板、14挤压板、15花篮螺丝、16支撑套、17固定块、18伸缩杆、19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泽电力辅机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泽电力辅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71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