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检测的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6896.5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5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梁锡铅;农春香;覃晓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H01M2/20;H01M2/30 |
代理公司: | 南宁新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9 | 代理人: | 周善勇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检测 电池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检测的电池组,包括至少两相互串联的电池、与电池连接的控制芯片,电池的正极柱主要由第一正极分柱和第二正极分柱组成,第一正极分柱连接电池,第二正极分柱架设在第一正极分柱上,且两者之间存在极间空隙;极间空隙中设置有第一导通件,第一导通件与第一正极分柱、第二正极分柱滑动连接;电池上安装有均连接控制芯片的升降机构和温度检测部件;升降机构位于第一导通件一侧,且通过第二导通件连接第一导通件,第二导通件一端连接在第一导通件上,另一端延伸至下一电池的第二导通件处或者末一电池的负极柱处;温度检测部件的温度检测端伸入电池的内部。本发明能在单一电池出现温度异常时自动断开该电池,且余下电池继续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检测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池组是由若干个电池串联而成,当其中的一个电池出现异常时,需将整个电池组与外设设备断开后方能进行检测和更换,这将影响电池的持续性使用,若不对异常电池进行维护和检修,整个电池组将有可能因此而被损坏或者爆炸。例如,当某一电池的温度过高时,电池乃至整个电池组将可能发生爆炸,这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的安全,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而我们又知道,在电池使用过程,电池的工作温度波动的范围很大,而当电池处于高温状态下运行时,电池的寿命将受到严重的损害,且还将伴有爆炸或者着火的危险,因此,如何保证电池在正常温度范围下运转且使电池出现温度异常时仍不影响整个电池组的运行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检测的电池组,该电池组能够在单一电池出现温度异常时自动断开该电池,且整个电池组仍能继续运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检测的电池组,包括至少两相互串联的电池,所述电池的正极柱主要由第一正极分柱和第二正极分柱组成,所述第一正极分柱连接电池,所述第二正极分柱用于连接外设部件或者前一电池的负极柱,所述第二正极分柱架设在第一正极分柱上,且两者之间存在极间空隙;所述极间空隙中设置有第一导通件,所述第一导通件为导体,并与所述第一正极分柱、第二正极分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正极分柱通过该第一导通件连通第一正极分柱;
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电池组上的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分别连接各个电池;
所述电池上安装有升降机构和温度检测部件,所述升降机构和温度检测部件均连接控制芯片;所述升降机构位于第一导通件一侧,且通过第二导通件连接所述第一导通件,所述第二导通件为导体,其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导通件上,另一端延伸至下一电池的第二导通件处或者末一电池的负极柱处,且在随所述升降机构升降的过程碰触连通下一电池的第二导通件或者末一电池的负极柱,或者在随所述升降机构升降的过程脱离下一电池的第二导通件或者末一电池的负极柱;
所述温度检测部件的温度检测端伸入电池的内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内部的温度,并生成相应的温度信号发于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再根据所接收的温度信号控制升降机构的运行,从而促使所述第一导通件和第二导通件相对电池滑动以导通相应的第一正极分柱和第二正极分柱、并断开该第二导通件与下一电池的第二导通件或者末一电池的负极柱之间的连接,或者以断开相应的第一正极分柱和第二正极分柱的连接、及使该第二导通件与下一电池的第二导通件或者末一电池的负极柱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正极分柱通过极柱框架架设在第一正极分柱上,所述极柱框架为绝缘体。
进一步地,所述极柱框架与第二导通件相互不干涉;所述极柱框架至少与第一正极分柱和第二正极分柱之一的连接为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部件的传输端位于电池外侧,并与所述控制芯片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处于中间的电池的第二导通件上设置有限制框架,所述限制框架为绝缘体;上一电池的第二导通件伸至下一电池第二导通件的一端伸至限制框架内,并在该限制框架内导通或者断开该处的第二导通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未经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68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