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无线网连接的方法及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6730.3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5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翁春桃;周技锋;李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振伟;姚开丽 |
地址: | 52831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无线 连接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无线网连接的方法,包括:获取路由器的配置信息,基于配置信息生成至少一组测试参数;从至少一组测试参数中选取第一测试参数,将第一测试参数封装于第一配置指令中,并向路由器发送第一配置指令;第一配置指令用于指示路由器根据第一测试参数进行网络参数配置;接收到路由器发送的网络参数配置成功消息后,将第一测试参数封装于第一连网指令中,并向无线网接入模块发送第一连网指令;第一连网指令用于指示无线网接入模块根据第一测试参数接入路由器;检测无线网接入模块与路由器基于第一测试参数的网络连接状态,基于网络连接状态判断无线网接入模块是否成功接入路由器。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无线网连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无线网连接的方法及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家用电器配备无线保真(WIFI,WirelessFidelity)网络连接功能以实现智能物联的方式被广泛使用。对于家用电器中具有WIFI网络连接功能的模块,简称WIFI模块,在开发和功能调试过程中,需要对WIFI模块与路由器的网络连接进行相应的测试,常用的测试方法为:每次测试时,测试人员通过路由器的主页手动输入目标路由器的服务集标识(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和密码等配置参数进行配置,当WIFI模块接收到检测设备发送的广播信息后,解析该广播信息获得SSID和密码,根据该SSID和密码连接目标路由器。
在WIFI模块的测试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成百上千次的测试,而每次需要测试人员手动输入配置参数,将造成测试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检测无线网连接的方法及检测设备,提高了无线网络连接的检测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无线网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路由器的配置信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生成至少一组测试参数;
从所述至少一组测试参数中选取第一测试参数,将所述第一测试参数封装于第一配置指令中,并向所述路由器发送所述第一配置指令;所述第一配置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一测试参数进行网络参数配置;
接收到所述路由器发送的网络参数配置成功消息后,将所述第一测试参数封装于第一连网指令中,并向无线网接入模块发送所述第一连网指令;所述第一连网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无线网接入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测试参数接入所述路由器;
检测所述无线网接入模块与所述路由器基于所述第一测试参数的网络连接状态,基于所述网络连接状态判断所述无线网接入模块是否成功接入所述路由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无线网接入模块成功接入所述路由器时,向所述无线网接入模块发送断网指令,所述断网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无线网接入模块断开与所述路由器的网络连接;
接收到所述无线网接入模块发送的断网状态信息后,从所述至少一组测试参数中选取第二测试参数,将所述第二测试参数封装于第二配置指令中,并向所述路由器发送所述第二配置指令;所述第二测试参数为所述至少一组测试参数中未被选取的参数,所述第二配置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二测试参数进行网络参数配置;
接收到所述路由器发送的所述网络参数配置成功消息后,将所述第二测试参数封装于第二连网指令中,并向无线网接入模块发送所述第二连网指令;所述第二连网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无线网接入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测试参数接入所述路由器;
检测所述无线网接入模块与所述路由器基于所述第二测试参数的网络连接状态,基于所述网络连接状态判断所述无线网接入模块是否成功接入所述路由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6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