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瞄准式突发事件应急防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5694.9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1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宏开电子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13/00 | 分类号: | F41H13/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建武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瞄准 突发事件 应急 防卫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同步瞄准式突发事件应急防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警力和安保人员不足,很多无人员值守的场所采用监控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安防行业已经发展了很多年,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各种先进的入侵探测技术层出不穷,视频监控也是越来越高清,越来越智能化,但还是无法扭转视频监控探头只能被动防御的窘境,现有的警用装备都有公安局统一管理和使用,普通民众接触不到,也就无法使用警用装备进行主动防卫,因此,即便监控设备发现有可疑人员入侵、有暴力事件在发生,监控设备也能清晰地捕捉到现场的每一个细节,由于在现场没有处置设备,而警察赶到现场又需要一定的时间,使得监控中心的警务人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侵害,而无法进行阻止。因此,现有的监控设备只能为事后提供证据,而无法在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时候进行主动防卫,无法及时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置,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瞄准式突发事件应急防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以及现有安防设备存在的只能远程监控,无法现场处置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同步瞄准式突发事件应急防卫装置,包括视频监控探头、报警处理器、探测器、现场触发器、显示终端和防卫执行器,视频监控探头与防卫执行器均位于需要监控的场所并固定在固定物上,视频监控探头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处理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现场触发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处理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处理器的第三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报警处理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视频监控探头的控制端电连接并通过视频监控探头进行瞄准;报警处理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防卫执行器的控制端电连接;报警处理器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显示终端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视频监控探头与防卫执行器连接在一起并同步运动。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同步瞄准式突发事件应急防卫装置还包括拾音器,拾音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处理器的第四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上述同步瞄准式突发事件应急防卫装置还包括监控指挥中心,报警处理器的第四信号输出端与监控指挥中心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监控指挥中心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处理器的第五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或,还包括移动终端,报警处理器的第五信号输出端与移动终端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移动终端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处理器的第六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上述防卫执行器包括第一固定筒、第一安装筒、抓捕网、牵引头、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第一固定筒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安装在固定物上,第一安装筒位于第一固定筒内,第一安装筒内设有第一发射筒,第一发射筒的上端封闭,第一发射筒的上端设有插入第一发射筒内部的牵引头,抓捕网与牵引头连接,抓捕网位于第一发射筒与第一安装筒之间,第一固定筒的下部设有储能装置,储能装置的能量释放口与第一发射腔内部连通,第一微动开关通过第一电缆与报警处理器电连接,第二微动开关通过第二电缆与报警处理器电连接,报警处理器通过第三电缆与储能装置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固定筒的下端与固定物之间设有夹层,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均位于夹层内,第一微动开关的触点与固定物接触,第二微动开关的触点穿过夹层与第一安装筒接触,第一电缆、第二电缆、第三电缆均穿过夹层,夹层中填充有胶黏剂。
上述同步瞄准式突发事件应急防卫装置还包括拖拽绳、第一电源、第一电线、第一电极、人员活动探测传感器、拉力传感器、电磁开关,人员活动探测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固定物上,拖拽绳的一端与第一发射筒固定连接,拖拽绳的另一端与抓捕网连接,第一电线设置在拖拽绳上,第一电线的一端与第一电源连接,第一电线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极连接,第一电极设置在抓捕网上,拉力传感器设置在拖拽绳上,电磁开关串接在第一电线上,拉力传感器和人员活动探测传感器分别通过电线与电磁开关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宏开电子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宏开电子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56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弹运输状态下五自由度浮动装置
- 下一篇:固态驱动智能起倒靶训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