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淤泥深基坑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5532.5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2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杨贵柏;马会军;范华猛;梁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E02D19/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7099 四川省攀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模板 固定桩 挖土机 淤泥 开挖 支护结构 深基坑 冠梁 悬置 建筑施工领域 施工安全性 材料用量 顶部设置 基坑开挖 基坑施工 基坑周边 桥式吊车 施工进度 基坑 可移动 工作台 成形 顶压 碰触 下端 施工 重复 安全 保证 | ||
本发明淤泥深基坑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目的是降低基坑施工成本,并提高施工安全性。其方法为:在基坑周边打入固定桩,在固定桩顶部设置冠梁,在冠梁安装可移动的下端吊装有悬置工作台的桥式吊车,悬置工作台上设置挖土机;开挖时,首先在相邻固定桩间由上至下打入一块钢模板,然后开挖一个钢模板的高度,接着在相邻固定桩间打入后一块钢模板,并顶压之前的钢模板向下运行一块钢模板的距离,连接上下相邻两块钢模板,接着开挖;重复该操作至基坑开挖完成。本发明,支护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安全、材料用量少,降低了挖土机碰触支护结构的风险,保证了基坑成形质量;消除了挖土机被淤泥淹埋的隐患,安全性高且操作方便能加快施工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的是淤泥深基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淤泥土质深基坑的开挖,通常首先采用基坑围护桩,如钢板桩、钻孔灌柱桩或地下连续墙等进行支护,然后再利用挖土机开挖。但是,以上支护方法材料耗用量大,且在深基坑中停置使用挖土机易被淤泥淹埋,施工成本高且有安全隐患,给施工带来很多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淤泥深基坑施工方法,以降低基坑施工成本,并提高施工安全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淤泥深基坑施工方法,包括顺序进行的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基坑周边打入固定桩至老土层,在固定桩顶部设置冠梁将固定桩连成一体,并在基坑边口设有砼护边;
步骤二、降低地下水位;
步骤三、在冠梁安装可移动的桥式吊车,在桥式吊车的下端通过吊装柱吊装有悬置工作台,在悬置工作台上设置挖土机;
步骤四、挖土机进行开挖:首先在相邻固定桩间由上至下沿设置于固定桩上的限位结构打入一块钢模板,然后开挖一个钢模板的高度,接着在相邻固定桩间由上至下打入后一块钢模板,后一块钢模板顶压之前的钢模板向下运行一节钢模板高度的距离,将上下相邻两块钢模板可拆卸连接,接着开挖一个钢模板的高度;重复该操作至基坑开挖完成;
步骤五、拆除支护。
进一步的,在基坑两侧的冠梁上安装有与桥式吊车滑动配合的行车轨道。
进一步的,在冠梁设置结束后,在土方开挖前,安装直撑和斜撑;所述直撑两端分别与基坑对侧的固定桩的内侧相连,所述斜撑两端分别与基坑相邻两侧的固定桩的内侧相连;且直撑和斜撑均位于固定桩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固定桩两侧的与钢模板的厚度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插槽由固定桩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桩由H型钢制成,在H型钢的腹板两侧固定有控制肋,所述插槽由控制肋、H型钢的腹板和H型钢的翼缘板包围形成。
进一步的,上下相邻两块钢模板之间通过栓销栓接,所述栓销位于钢模板的内壁。
进一步的,每块钢模板的上下两端中的一端设有凹槽,另一端设有凸块,上下相邻两块钢模板的凹槽与凸块相互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桥式吊车的下方设有倒置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位于钢模板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塔吊和悬挂于塔吊上的吊斗,所述吊斗伸入基坑内配合挖土机工作。
进一步的,降低地下水位的具体操作为:在基坑外沿设置降水井和排水沟,所述降水井与排水沟相连通,所述排水沟的排水端口与施工作业区外侧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55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