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5460.4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0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耿芳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径 选择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在MPIO驱动程序中实现一种新的路径选择策略,即区分IO请求的读或写操作,通过性能较高的目标端口组发送全部的读操作,以及小块的写操作,通过性能较低的目标端口组发送大块的写操作,在选定的目标端口组内再实现负载均衡的路径选择策略。这种新的路径选择策略兼顾了应用服务器的性能要求,存储服务器侧的缓存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及CPU资源的最小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企业级应用系统中,用于处理业务请求的应用服务器与存储系统通过存储网络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域网络)互相连接。为了避免单点故障,提高系统可靠性与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吞吐率,应用服务器与存储设备之间通常采用MPIO(Multiple Path IO,多路径IO)访问。如图1所示,应用服务器A通过两个SAN交换机与一个具有双控制器的存储设备连接,一共实现了应用服务器A到存储设备的4条物理路径。在多路径磁盘驱动程序的帮助下,应用服务器A可以通过任意一条路径发起对存储设备的IO请求。
应用服务器与存储设备之间的多条物理路径通过初始端口-目标端口连接(I_Tnexus)来标识,其中目标端口可以根据访问状态进行分组,称为TPG(target port group,目标端口组)。如图2所标,存储服务器(storage)有两个控制器(controller-0,controller-1),controller-0上有两个目标端口(t-port 0,t-port 1),controller-1上有两个目标端口(t-port 2,t-port 3)。存储服务器通常会设计为同一个控制器上的目标端口具有相同一致的目标端口访问状态,因此,可以将同一个控制器上的目标端口分为一个目标端口组。图2中定义有两个目标端口组,TPG0与TPG1,通过不同的目标端口组访问LUN0(Logic Unit Number逻辑单元编号,也通常用于指代逻辑单元)时,可能有不同的性能表现,比如通过TPG0访问LUN0性能较高,通过TPG1访问LUN0性能较低,此即为ALUA(Asymmetric Logic Unit Access,逻辑单元非对称访问)。多路径驱动程序(MPIO driver)可以发现存储服务器端有关目标端口组的定义,创建对应的对象,并在路径选择时参考这些对象。
为了实现多路径访问的优势,多路径驱动程序可以通过多种路径选择策略来选择合适的路径发送IO请求。目前主要的路径选择策略分为以下3种:
failover:故障切换。正常情况下,只使用一个路径发送IO请求,只有正在使用的路径出现故障时,才会选择另外一条路径。
round robin:轮循环。以轮循的方式使用路径,即先通过路径A发送一定量的IO请求,再使用路径B发送一定量的IO请求。
load balance:负载均衡。通过一种路径IO负载计算方法,选出当前负载最小的路径,用于发送IO请求。
但是,上述路径选择测量并不能兼顾应用服务器的性能要求,存储服务器侧的缓存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及CPU资源的最小消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能够兼顾应用服务器的性能要求,存储服务器侧的缓存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及CPU资源的最小消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路径选择方法,包括:
接收应用服务器侧发送的IO请求;
将所述IO请求解析为读请求、小块写请求以及大块写请求;
选取性能较高的目标端口组将所述读请求以及所述小块写请求发送至存储服务器,以及,选取性能较低的目标端口组将所述大块写请求发送至存储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54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