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锌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5436.0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3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芳;姜国飞;赵朝成;李旭飞;王永强;刘春爽;孙娟;戴业欣;柴晴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09D5/14 | 分类号: | C09D5/14;C09D175/04;A01N59/16;A01N59/00;A01P1/00;C02F1/50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栾瑜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复合 抗菌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纳米锌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纳米氧化锌加入到N-甲基吡咯烷酮中,超声处理,得到溶液Ⅰ;
向上述溶液Ⅰ中加入硅烷偶联剂,超声处理,得到溶液Ⅱ;
将溶液Ⅱ离心得沉淀,沉淀洗涤,干燥;
将上述干燥后的沉淀与氧化石墨烯混合于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超声处理,得到溶液Ⅲ;
将溶液Ⅲ离心得沉淀,沉淀洗涤,干燥,即得纳米锌复合抗菌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锌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锌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体积比为1:10-30g/ml;所述纳米氧化锌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15-25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锌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后的沉淀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5-3:1,所述干燥后的沉淀与氧化石墨烯的总质量与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的体积比为:1:50-100g/mL。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纳米锌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洗涤为用无水乙醇洗涤3-5次;所述干燥为烘箱中干燥24-48h。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纳米锌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溶液Ⅰ经超声处理0.5-1.5h后得到;溶液Ⅱ经超声处理1-3h后得到;溶液Ⅲ经超声处理3-5h后得到,且溶液Ⅲ超声温度≤60℃。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纳米锌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纳米锌复合抗菌材料。
7.利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锌复合抗菌材料制备抗菌涂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纳米锌复合抗菌材料加入到水性聚氨酯中,搅拌;
加入助剂,超声处理,即得抗菌涂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抗菌涂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锌复合抗菌材料与水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37.5-100;
所述助剂为水、润湿剂、消泡剂、蜡乳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超声处理过程为:超声期间每隔30min将溶液搅拌5min,超声温度≤3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抗菌涂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抗菌涂料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抗菌涂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涂料作为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抗菌剂涂覆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管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54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DVA油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DOPO基膨胀阻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