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城市智能模型的辅助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4350.6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6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志强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城市 智能 模型 辅助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城市智能模型的辅助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城市空间数据构建城市智能模型;
2)通过干预结合反馈的方式对城市建模进行评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确定城市管理领域设计的预期指标,包括交通状况指标、城市管理描述指标和空间质量指标,所述的交通状况指标包括可达性、交通流量和城市连接度,所述的城市管理描述指标包括容积率、人口数、人均住宅面积和绿地率,所述的空间质量指标包括开敞度、建筑能耗和日照小时数;
22)针对城市空间数据进行设计干预,即对城市智能模型数据进行修改,首先从初始状态的空间数据模型开始,对于空间模型进行干预得到干预方案,然后开始反馈过程,城市智能模型对干预方案进行快速评价和判断,并将结果反馈;
23)对每个城市管理领域的预期指标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进行反馈,若干预方案的评价结果不符合设计指标,则继续进行干预得到新的干预方案,直到符合预期指标,若评价结果符合预期指标,则记录该干预方案;
3)对符合评价指标的干预方案模型进行输出并展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智能模型的辅助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建立城市智能模型的数据底板,所述的数据底板内容为统一坐标系的地形模型;
12)根据现状地形图及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在地形模型中导入道路、建筑、绿化市政实施数据;
13)结合城市建设项目的设计图纸,对城市智能模型进行实时更新,进行城市智能模型数据的累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智能模型的辅助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统一坐标系的地形模型包括山体和水体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智能模型的辅助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3)中,城市智能模型数据的累积包括建筑形态、建筑位置、建筑功能、建筑面积和建筑细节数据,所述的建筑形态数据包括长度、宽度和高度数据,所述的建筑细节数据包括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智能模型的辅助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3)中,更新的依据为该城市建设项目是否通过审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智能模型的辅助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3)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可达性:以选定的住宅区对象为主体,根据通过寻径获取的沿着城市道路网络向外延伸,对不同的出行方式形成分层化的覆盖范围,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将各层的覆盖范围呈现在城市智能模型中,并且统计各层覆盖范围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型;
对于开敞度:以选定的观察点为中心向各个方向的视线投影在半径为R的球状表面上,根据每个方向的仰角所产生的遮挡范围,获取该选定观察点的开敞度,从而统计城市智能模型中各个主要公共空间的开敞度;
对于容积率:所述的容积率FAR为单位面积用地上的建筑总面积,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GFA为总建筑面积,S(plot)为地块总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智能模型的辅助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达性的指标参数值为:任意住宅区步行5min能达到商业服务设施,开敞度的指标参数值为:开敞度为0.5以上的空间区域至少达到30%,容积率的指标参数值为:住宅地块容积率不高于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智能模型的辅助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干预方案模型的输出和展现形式包括干预方案模型的三维可视化视图和评价结果的可视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志强,未经吴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43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