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4186.9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2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曾子章;王金胜;谭瑞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1 | 分类号: | H01L23/31;H01L23/49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包括金属基板、核心结构层及封装元件。核心结构层配置于金属基板上,且具有开口以及图案化导电层。封装元件配置于金属基板上,且位于核心结构层的开口中。封装元件包括多个外引脚,而外引脚与核心结构层的图案化导电层电性连接。每一个外引脚的外表面切齐于图案化导电层的上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内埋封装元件的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当考虑电子装置或封装结构的整体厚度时,则需要探讨内埋元件的构装方式。通过元件的内埋化,可使封装体积大幅度缩小,能放入更多高功能性元件,以增加基板表面的布局面积,以达到电子产品薄型化的目的。一般而言,在现有使用内埋式元件的封装技术中,需先在基板上形成一容置槽,以将元件配置于基板的容置槽内。之后,再进行填充绝缘胶体的步骤,以使元件内埋于基板中。然而,内埋元件往往会面临到散热不佳的问题,进而影响电子装置或封装结构整体的散热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其可内埋封装元件,具有缩减封装高度的功效。
本发明的一种封装结构,包括金属基板、核心结构层及封装元件。核心结构层配置于金属基板上,且具有开口以及图案化导电层,封装元件配置于金属基板上,且位于核心结构层的开口中。其中封装元件包括多个外引脚,而外引脚与核心结构层的图案化导电层电性连接,且每一个外引脚的外表面切齐于图案化导电层的上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基板具有配置表面与凹槽,核心结构层配置于配置表面上,而封装元件配置于凹槽内,且配置表面与凹槽的底面具有高度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凹槽的底面为粗糙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基板具有配置表面,而核心结构层与封装元件配置于配置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核心结构层包括介电层,介电层位于图案化导电层与金属基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封装元件还包括芯片、封装胶体。芯片具有多个接垫。封装胶体包覆芯片且暴露出每一个接垫的表面,其中外引脚配置于封装胶体上且分别连接至每一个接垫的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封装元件还包括芯片座、芯片、封装胶体以及多条导线。芯片配置于芯片座上。封装胶体包覆芯片及芯片座,其中外引脚配置于封装胶体上,且导线电性连接于芯片与外引脚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外引脚通过多条导线与核心结构层的图案化导电层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外引脚结构性且电性连接至核心结构层的图案化导电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封装结构还包括绝缘层,填充于封装元件与核心结构层的开口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封装结构还包括黏着层,配置于核心结构层与金属基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封装结构还包括导热胶层,配置于封装元件与金属基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封装结构还包括表面处理层,配置于图案化导电层的上表面上与每一个外引脚的外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封装结构还包括防焊层,配置于核心结构层,且至少覆盖图案化导电层与封装元件的外引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封装结构还包括电子元件及多个导电通孔。电子元件配置于防焊层上。导电通孔贯穿防焊层且暴露部分图案化导电层,其中电子元件通过多个导电通孔而电性连接图案化导电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41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