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低碳高强高韧耐蚀贝氏体钢、钢轨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4168.0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0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谭谆礼;高博;张敏;高古辉;白秉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42;C22C38/58;C21D1/18;C21D8/00;C21D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赵晓丹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低碳 耐蚀 贝氏体钢 钢轨 制备 贝氏体钢轨 质量百分比 复相组织 耐腐蚀性 显微组织 杂质元素 贝氏体 钢制备 马氏体 | ||
1.一种中低碳高强高韧耐蚀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其组成包含:
C:0.10-0.40%,Mn:1.50-3.00%,Si:0.50-1.50%,Cr:0.50-1.50%,Mo:0.35-1.20%,Ni:0.50-1.20%,Cu:0.25-0.60%,S:≤0.010%,P:≤0.02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显微组织主要为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其中,Ni/Cu>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低碳高强高韧耐蚀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其组成包含:
C:0.20-0.40%,Mn:1.8-3.00%,Si:0.50-1.50%,Cr:0.80-1.50%,Mo:0.35-1.20%,Ni:0.70-1.20%,Cu:0.51-0.60%,S:0.0001-0.010%,P:0.0005-0.02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显微组织主要为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其中,Ni/Cu>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低碳高强高韧耐蚀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所述组成还包含0.005-0.030%的RE元素。
4.一种中低碳高强高韧耐蚀贝氏体钢轨,其特征在于,由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低碳高强高韧耐蚀贝氏体钢制成。
5.一种中低碳高强高韧耐蚀贝氏体钢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具有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组成的中低碳高强高韧耐蚀贝氏体钢的原料采用炼钢工艺进行冶炼、铸造,得铸坯;
将铸坯加热至1150-1250℃,保温2-3小时,再经开坯、粗轧、精轧后,得钢轨原型,其中,精轧的终轧温度≥900℃;
将钢轨原型连续冷却至室温,得中低碳高强高韧耐蚀贝氏体钢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冷却的速度小于所述的中低碳高强高韧耐蚀贝氏体钢的CCT曲线中发生马氏体转变的临界冷却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冷却的方法为空冷、雾冷或风冷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将钢轨原型连续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热处理,得中低碳高强高韧耐蚀贝氏体钢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为回火处理,回火处理的温度≤400℃,回火处理的保温时间大于3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41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行车储能系统及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