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式投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4164.2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4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吾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吾斌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51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饵装置,尤其涉及气动式投饵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养殖厂采用的饵料投喂方式多数为人工投喂。采用人工投喂在投放过程中存在人的接触易造成的饵料污染问题,若鱼苗饮入带有污染的饵料时,对鱼苗的成长造成影响,即对鱼苗造成伤害,同时,投饵的动力来自于人工投喂,无形中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气动式投饵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气动式投饵装置,来解决目前传统的投饵方式对鱼苗造成伤害,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气动式投饵装置,包括底板、固定套、让位槽、排料孔、电机、旋转轴、连接套、排料槽、储存箱、吸气泵、排料管,所述的固定套位于底板顶部中端,所述的固定套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让位槽位于固定套内部前端下侧,所述的让位槽与固定套一体相连,所述的排料孔位于固定套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排料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电机位于固定套顶部,所述的电机与固定套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位于电机底部,所述的旋转轴与电机紧配相连,所述的连接套位于旋转轴底部,所述的连接套与旋转轴紧配相连,所述的排料槽位于连接套内部下端,所述的排料槽与连接套一体相连,所述的储存箱位于固定套外壁右侧上端,所述的储存箱与固定套螺纹相连,所述的吸气泵位于固定套外壁左侧上端,所述的吸气泵与固定套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吸气泵与储存箱管道相连,所述的排料管位于吸气泵底部,所述的排料管一端与吸气泵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排料管另一端贯穿连接套与连接套螺纹相连,所述的排料管与让位槽滑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套内部右侧下端还设有第一感应器,所述的第一感应器与固定套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套内部左侧下端还设有第二感应器,所述的第二感应器与固定套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套内部左侧下端还设有第三感应器,所述的第三感应器与连接套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排料槽内部还设有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与排料槽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储存箱顶部还设有定时器,所述的定时器与储存箱螺纹相连。
现有技术相比,该气动式投饵装置,使用前,首先工作人员将底板与鱼塘的基座相连接,工作人员再将电机、吸气泵、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第三感应器以及定时器与外界电源相连接,使用时,工作人员先用手开启电机,电机驱动旋转轴带动连接套连同排料管沿着让位槽的方向做逆时针旋转运动,当第三感应器与第一感应器相互接触时,排料槽和排料孔处于相互重合的状态,此时,第三感应器与第一感应器相互监测,通过第三感应器与第一感应器相互监测的作用,使得电机停止工作,同步,吸气泵以及定时器被开启,吸气泵将储存箱内的饵料排入排料管内,再由排料管将饵料排入排料槽内,再由排料槽将饵料排入排料孔内,最终由排料孔将饵料排入鱼塘内,以此对鱼塘进行投料处理,便于鱼苗的进食,当定时器所设定的时间到达时,吸气泵停止工作,同步,电机驱动旋转轴带动连接套连同排料管沿着让位槽的方向做顺时针旋转运动,当第三感应器与第二感应器相互接触时,排料槽和排料孔处于相互交错的状态,此时,第三感应器与第二感应器相互监测,通过第三感应器与第二感应器相互监测的作用,使得电机停止工作,通过以上方式,使得饵料处于清洁的状态排入鱼塘内,当工作人员需要再次对鱼塘进行投饵时只需同理以上操作步骤即可,该气动式投饵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无需工作人员人工投喂即可对鱼塘内进行投料处理,防止饵料因接受到工作人员而造成污染等现象的发生,确保了饵料的清洁性,对鱼苗起到保护作用,有效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单向阀是为了防止排料槽和排料孔相互重合时,鱼塘内的水由排料孔排入排料槽内而对该装置内部造成损伤,对该装置起到保护作用,所述的第一感应器和第三感应器与电机、吸气泵以及定时器信号线相连,所述的第二感应器和第三感应器与电机信号线相连,所述的定时器与吸气泵以及电机信号线相连,所述的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以及第三感应器为光电感应器其型号为SP50S,让位槽是为了让出排料管的工作空间,确保了该装置使用的正常性,所述的电机、吸气泵以及定时器具有防水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气动式投饵装置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固定套以及连接套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固定套以及连接套的内部局部放大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吾斌,未经何吾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4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