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3619.9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5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琳;曹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0;H01L33/6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色域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普通背光采用蓝光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产生,背光光谱只在蓝光和黄光波段有波峰,经过面板的彩色滤光片后蓝光和红光光谱半波较宽,蓝光与绿光及绿光与红光的光谱重叠部分较多;而高色域背光一般采用蓝光芯片激发两种物质产生,背光光谱在红绿蓝三种光的波段均有波峰,经过面板的彩色滤光片后,蓝光与绿光及绿光与红光的光谱重叠部分正好位于背光光谱的波谷位置,因而输出的红绿蓝三种光的光谱重叠范围较少。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画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色域背光技术已成为行业内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
高色域LED示意图如图1a所示,红色荧光粉102与绿色荧光103粉均匀混合在硅胶中,且设置在反光杯内。其中,红色荧光粉102受发光芯片101激发后会产生红光,绿色荧光粉103受发光芯片101激发后会产生绿光。
由于红色荧光粉的吸收光谱较宽,进而绿色荧光粉受激发后产生的一部分绿光会被红色荧光粉二次吸收且二次激发出红光,该过程具体可参照图1b所示,但是二次吸收与激发都会导致能量的损失,从而造成LED的出光效率降低。
因此,如何减少红色荧光粉与绿色荧光粉之间的影响,降低能量损失,提高LED的出光效率成为目前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LED的出光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LED、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LED,包括:
封装支架,所述封装支架设有呈中空结构的凹槽;
反光杯,所述反光杯设置在所述凹槽中;
发光芯片,所述发光芯片设置在所述反光杯底部;
荧光粉层,所述荧光粉层设置在所述反光杯内,所述荧光粉层包括红色荧光粉与绿色荧光粉,所述红色荧光粉与所述透光胶料混合形成红色胶体,所述绿色荧光粉与所述透光胶料混合形成绿色胶体,所述红色胶体与所述绿色胶体依次交替成列布置。
具体地,所述透光胶料为硅胶、环氧树脂或硅树脂。
具体地,所述红色胶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绿色胶体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红色胶体数量与所述绿色胶体数量相同。
可选地,所述LED还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发光芯片与所述荧光粉层之间,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发光芯片间为空腔或填充环氧树脂。
可选地,所述LED还包括封装在所述透光胶料中的黄色荧光粉。
可选地,所述荧光粉层可替换为量子点层,所述量子点层包括红色量子点与绿色量子点。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
背光光源,所述背光光源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背光光源包括多个点光源,每个点光源包括上述的LED;
光学膜片组,所述光学膜片组设置在所述背光光源出光方向上。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上方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LED、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通过红色荧光粉与透光胶料均匀混合形成红色胶体,绿色荧光粉与透光胶料均匀混合形成绿色胶体,且多个红色荧光粉胶体与多个绿色荧光粉胶体依次交替成列布置,实现了绿色荧光粉受激发后产生的绿光大部分正向射出,从而降低了绿光被红色荧光粉二次吸收激发出红光的能量损失,进而提高了LED的整体出光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来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现有技术中LED结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中绿光被红色荧光粉二次吸收并二次激发出红光的过程示意图;
图2a为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LED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实施例一中绿色荧光粉受蓝光激发后光强分布示意图;
图2c为实施例一中光路示意图;
图3a为实施例二中所提供的LED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实施例二中反射层反射光谱示意图;
图3c为实施例二中光路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36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明度高的透明釉料
- 下一篇:一种无铅耙花色料基釉及其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