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速分区的多模型横向模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2609.3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4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汪若尘;魏振东;孙泽宇;孟祥鹏;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车速 分区 模型 横向 模糊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车速分区的多模型横向模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建立车辆模型,以前轮转角δ作为输入,输出纵向车速v及横摆角速度wr;
可以得到车辆二自由度运动微分方程:
其中,u—纵向车速,wr—横摆角速度,m—车辆质量,β—车辆质心侧偏角,Iz—车辆转动惯量,δ—前轮转角,v—横向车速,a,b—车辆质心到前后轮距离,k1,k2—前后轮胎的侧偏刚度;
第二步,建立路面曲率模型;
第三步,建立预瞄误差模型,以车辆路径跟踪过程中提供的纵向车速v及横摆角速度wr以及路面曲率KL作为输入,输出为路径跟踪过程中的距预瞄点的横向距离误差E1及角度误差E2;
第四步,将车速划分为低速、中速、高速三个档次,分别设计对应的横向模糊控制器;
第五步,三种横向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中,均采用路径跟踪过程中产生的横向距离误差E1及角度误差E2作为输入,在不同的模糊控制规则下输出此车速下合适的前轮转角δ;
第六步,上一步骤中设计的模糊控制器输出的前轮转角δ,再返回到步骤一中作为车辆二自由度模型的输入,由此形成一个闭环反馈系统,从而达到在路径跟踪过程中逐渐消除距离误差E1和角度误差E2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速分区的多模型横向模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路面曲率模型具体过程为:
在0到100m的路段上,道路曲率为KL=0,即直线路段;
在100到150m的路段上,道路曲率为KL=0.005m-1,为曲线路段;
在150到250m的路段上,道路曲率为KL=-0.01m-1,为曲线路段;
在250到300m的路段上,道路曲率为KL=0,即直线路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速分区的多模型横向模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瞄误差模型:
其中,u—纵向车速,v—横向车速,wr—横摆角速度,L—预瞄距离,KL—路面曲率,E1—车辆预瞄点处车辆中心线与参考路径的横向距离误差,E2—车辆预瞄点处车辆中心线与参考路径的横向角度误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速分区的多模型横向模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车速划分为三个档次分别为:
当车速小于10m/s时,系统自动判定汽车处于低速行驶状态,此时低速控制器进行工作;
当车速介于10m/s和20m/s之间时,系统自动判定汽车处于中速行驶状态,此时中速控制器进行工作;
当车速高于20m/s时,系统自动判定汽车处于高速行驶状态,此时高速控制器进行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速分区的多模型横向模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模糊控制器均采用相同的模糊蕴含关系;模糊控制器以路径跟踪过程中产生的距离误差E1和角度误差E2作为输入,输出为此车速下合适的前轮转角δ;
输入横向误差E1的论域为[-4m 4m],模糊集合为{NB,NS,ZE,PS,PB},隶属度函数均采用三角形隶属函数Trimf;
输入角度误差E2的论域为[-60°60°],模糊集合为{NB,NS,ZE,PS,PB},隶属度函数均采用三角形隶属函数Trimf;
输出前轮转角δ的论域为[-30°30°],模糊集合为{NB,NM,NS,ZE,PS,PM,PB},隶属度函数均采用三角形隶属函数Trim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26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