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重防护式管道穿墙防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2463.2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4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雅明;陈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热电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 | 代理人: | 王藴华 |
地址: | 30020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重 防护 管道 穿墙 防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在敷设中的防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管道穿越墙体洞口用双重防护式管道穿墙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城镇管网中,有若干管道,包括供水、供热、污水管道等多种,各种管道有敷设在地下的,也有设置在地下室的,还有穿越水池的等等,由于地下管道设有井室,管道需穿越井室墙体设置,对于地下室及水池的管道,敷设中,管道也需穿越地下室及水池墙体;在上述情况下,必须在墙体上开洞口,以使管道通过。但对于地下管道由于存在地下水,一旦管道与洞口之间的缝隙发生渗漏,会造成地下水沿管道穿墙部位的缝隙渗入井内,室内,破坏环境,并使其中设施被水浸泡,造成损失;此外,管道与水池墙体洞口间缝隙的漏水会影响水池正常注水,并造成水资源浪费。因此,在有水环境下管道贯穿墙体洞口的缝隙部位的密封成为敷设管道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图1示出一种现有城镇管网敷设中,管道穿墙防水装置。该装置包括穿越墙体7a用作管道1通道的预埋套管5a,在预埋套管5a的迎水侧、背水侧伸出端对称设有迎水端头法兰41a和背水端头法兰42a,在预埋套管位于墙体内的管体段内壁上靠近所述墙体的迎水侧面71a及背水侧面72a部位对称设置与管道间隙配合的迎水挡圈91a和背水挡圈92a,与所述迎水端头法兰41a和背水端头法兰42a相对分别设置滑动套装在管道迎水伸出端和背水伸出端上的迎水法兰盘21a和背水法兰盘22a,在所述迎水法兰盘21a、背水法兰盘22a相对的盘面上分别固接与其同轴设置的可插入预埋套管5a与管道1之间的迎水压紧管31a和背水压紧管32a,在迎水挡圈91a的迎水侧与背水挡圈92a的背水侧的预埋套管与管道的间隙中分别设置迎水防水胶圈81a和背水防水胶圈82a,所述迎水法兰盘21a和背水法兰盘22a分别以迎水压紧管31a和背水压紧管32a插入预埋套管5a与管道1之间,并分别压紧所述迎水防水胶圈81a和背水防水胶圈82a,并通过螺栓10、螺母11、垫圈12与对应的迎水端头法兰41a和背水端头法兰42a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将迎水法兰盘21a及背水法兰盘22a分别与迎水端头法兰41a和背水端头法兰42a固定连接,并将迎水防水胶圈和背水防水胶圈压紧固定,当管道在某些环境条件下产生变形和位移时起到不会将防水橡胶圈带出,实现可靠有效防止外部水从预埋套管与管道间的间隙渗过的目的。
但经使用实践证明,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预埋套管的迎水伸出端和背水伸出端对称设置的迎水端头法兰41a和背水端头法兰42a未与墙体7a一体连接,而是与墙体保有距离独立设置在预埋套管的迎水端头和背水端头上,这样,一旦管道1发生变形移位时,例如,在管道迎水侧出现上下窜动偏移时,迎水防水胶圈处则成为施力支点,并形成较大力矩,通过迎水防水胶圈、迎水挡圈,背水挡圈及预埋套管作用到环周止水支撑环6a上,使环周止水支撑环6a与预埋套管5a间产生裂缝。尤其,预埋套管5a长期承受外力作用,也会整体变形,由此外部水会从预埋套管5a与管道1间的间隙渗入。此外,目前在有水的环境下,穿墙管道仅采用上述一重防水结构,一旦遭到损坏,将会酿成较严重后果,因此需加强防水结构,以获得提高可靠性的防水效果。如何改进现有防水结构成为业界关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双重防护式管道穿墙防水结构,实现可靠有效防止水通过洞口渗过,确保位于地下的井、室及水池等处的环境及设备安全,保证穿墙管道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热电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热电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2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