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秦岭岩白菜的无性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2175.7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2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吕秀立;沈烈英;张群;张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10 | 分类号: | A01G2/10;A01G24/15;A01G24/28;A01G31/00 |
代理公司: | 31315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俊寅 |
地址: | 2002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秦岭 白菜 无性繁殖 方法 | ||
一种秦岭岩白菜的无性繁殖方法,将高度超过5cm的芽苗进行生根培育,芽苗保留0.1~1cm的根茎基部并修切平整,根茎基部用0.1~2.0 mg•L‑1IBA浸泡15~50s后,再种植于混合基质中。高度低于5cm的芽苗,保留于原根茎上,进行根茎穗条扦插,将根茎穗条的长度修切为1~6 cm,于3~7月或者9~11月扦插于混合基质中。混合基质由珍珠岩、草炭土和腐殖质组成,种前先浇透水,并保湿,保持光照度在2000 1x~3000 1x,每天10~14 h光照时间,棚内温度为20~28℃,施以肥水管理,培育2~3个月。本发明的方法操作可行性强,管理简单,成本低,使大面积人工栽培秦岭岩白菜成为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学领域,涉及秦岭岩白菜,具体来说是一种秦岭岩白菜的无性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秦岭岩白菜(Bergenia scopulosa T.P.Wang)为虎耳草科岩白菜属多年生草本,该属植物全世界有10种,我国产7种,秦岭岩白菜其根状茎在陕西眉县及秦岭山区称为盘龙七,不仅是我国3个特有种之一,而且为本属最原始的种。国内野生种多分布于陕西、四川及甘肃东南部,进人冬季,在原产地多枯萎落叶,但开花较早,花朵粉色,观赏价值高。全草含有岩白菜素,根茎含药量比较高,已被《中华本草》和《陕西中草药》所收载,是陕西民间常用药,涩、味苦、平;具有补脾健胃,收涩固肠,除湿利水,活血的功效;主治急慢性肠胃炎、浮肿、秃疮、疥癣等,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特效药。近些年,学者们对其开花特性、传粉适应性及繁殖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其存在自交退化现象,故自然结实率极低,种子萌发率不高,生长缓慢。
课题组于2012年建立了秦岭岩白菜快繁技术体系,并率先在国内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保护了野生资源,生产出的优质种苗在新疆、河南、福建、浙江等地进行了示范种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近几年材料费、人工费持续高涨,使得组培生产种苗的费用也居高不下,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又能提供优质种苗的目的,课题组就秦岭岩白菜进行了系统栽培,并统计了一年生组培苗的分株芽苗数,利用分株芽苗培育生根及带芽根茎扦插等无性繁殖方式,使大面积人工栽培和产业化开发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秦岭岩白菜的无性繁殖方法,所述的这种秦岭岩白菜的无性繁殖方法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野生秦岭岩白菜繁殖率低的技术问题,又降低组培生产中费用过高的现状,使大面积人工栽培和产业化开发成为可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秦岭岩白菜的无性繁殖方法,包括一个选择芽苗的步骤,如果所述的芽苗高度超过5cm,则保留0.1~1cm的根茎基部并修切平整,根茎基部用0.1~2.0mg·L-1IBA浸泡15~50s后,再种植于混合基质中进行培育;如果芽苗的高度低于5cm,保留于原根茎上,进行根茎穗条扦插,将根茎穗条的长度修切为1~6cm,于3~7月或者9~ 11月扦插于混合基质中;所述的混合基质由珍珠岩、草炭土和腐殖质组成,种前先浇透水,然后用塑料薄膜搭拱棚封闭保湿,保持光照度在2000 1x~3000 1x,每天10~14h 光照时间,棚内温度为20~28℃,施以肥水管理,培育2~3个月。
进一步的,芽苗根茎基部可以保留0.1~1cm区间的任一长度;IBA可以为0.1~2.0mg·L-1区间的任一浓度;IBA浸泡时间可以为15~50s区间的任一时间。
进一步的,根茎穗条的长度可以修切为1~6cm区间的任一长度;可以在3~7月或者9~11月区间任一月份里进行扦插。
进一步的,混合基质使用前,先用水浇透,种植后后浇一遍1500x的多菌灵,种后缓苗前补水,缓苗后干透浇透,并延长光照来培育健壮种苗,浇肥原则是两遍肥水之间加一遍清水,其EC控制在250~500um/cm之间,5~7天施一遍杀菌药。
进一步的,所述的肥料由肥料宝力丰和铵钙镁组成,所述的宝力丰和铵钙镁的质量为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未经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21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光伏架下牧草株丛结构的方法
- 下一篇:基于倾斜屋顶的绿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