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植物塘和吸附池高效去除农田灌溉水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1988.4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7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魏祥东;杨登;邹慧玲;尹晓辉;陈楠;张昊;杨慧敏;铁柏清;刘孝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何为,李宇 |
地址: | 41012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植物 吸附 高效 去除 农田灌溉 重金属 污染 方法 | ||
1.一种利用植物塘和吸附池高效去除农田灌溉水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根据农田灌溉水渠分布情况选取能利用高程差实现自然进出水的田块;
2)选取出水较高的所述田块构建植物塘,植物塘内种植耐重金属污染且重金属吸收能力强、生长快、生物量大、根系发达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
3)选取出水较低的所述田块构建吸附池,吸附池经水渠或管道与植物塘相连,吸附池内填充物为安全、价廉、易得、高效、重金属吸附能力强的工农业废弃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植物塘和吸附池高效去除农田灌溉水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塘采用自然塘、人工土塘或水泥塘,水深0.6-1.2 m,所述吸附池为砖混结构、水泥池,吸附池长×宽×高=1.5 m ×1.0 m × 1.0 m,且所述植物塘及吸附池均采用对角线进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植物塘和吸附池高效去除农田灌溉水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塘为一级植物塘,一级植物塘长×宽×高=60 m ×15 m ×1.5 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植物塘和吸附池高效去除农田灌溉水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塘为二级植物塘,二级植物塘包括第一植物塘和第二植物塘,且第一、二植物塘经水渠或管道相连,第一植物塘长×宽×高=45 m ×15 m ×1.5 m,第二植物塘长×宽×高=15 m ×15 m ×1.5 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一种利用植物塘和吸附池高效去除农田灌溉水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为香蒲、昌蒲、荸荠、莲、美人焦、荷花、菱角、芦竹、茭白、芦苇中的一种或几种,浮水植物为狐尾藻、浮莲、水浮莲、睡莲、凤眼莲、大薸、茶菱、莼菜、槐叶萍、两栖蓼、空心菜中的一种或几种,沉水植物为黑藻、凤尾藻、狐尾藻、金鱼藻、菹草、眼子菜、狸藻、水蕴草、水毛茛、杉叶藻、伊乐藻、茨藻、角果藻、苦草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植物塘和吸附池高效去除农田灌溉水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为栽种,间距为0.6-1.2 m,所述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为撒种,且挺水植物与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混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植物塘和吸附池高效去除农田灌溉水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塘内水生植物覆盖率大于或等于7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植物塘和吸附池高效去除农田灌溉水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池采用表面进出水,或底部进水、表面出水,采用表面进出水时,吸附池中间设有挡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植物塘和吸附池高效去除农田灌溉水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池的底部设有废物出口,吸附池的中间设有孔径为1-2 mm的吸附材料放置筛,吸附池的上部外侧设置集水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植物塘和吸附池高效去除农田灌溉水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农业废弃物是粒径为2-3 mm的秸秆、有机肥、沸石、煤渣、海泡石、硅藻土、赤泥、花生壳、谷壳、玉米芯、腰果核壳、木屑、茶渣、甘蔗渣、橘子皮、粉煤灰、蒙脱石、凹凸棒、膨润土或生物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198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