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塞、地层堵漏管柱和地层堵漏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81148.8 | 申请日: | 2017-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0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秦忠海;谢刚;巨登峰;张伟;张黎黎;季博卿;闫海俊;闫暄崎;商芳;苏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4/14 | 分类号: | E21B34/14;E21B17/00;E21B33/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地层 堵漏 管柱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塞。该活塞包括:筒体,设置于筒体内,并可沿筒体的轴向滑动的内塞,内塞具有轴向的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径向的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设置于内塞上端,并可封堵筒体上端口的压帽,以及设置于压帽上的第一顶杆,其中第一顶杆的轴向长度大于筒体的轴向长度。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两个活塞的配合与油管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选自氰凝等的堵漏剂位于该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选自氰凝等的堵漏剂在油管内下落过程中,大大减少了其与位于活塞上方的水和油管内的积液的接触几率,确保选自氰凝等的堵漏剂在到达需要堵漏的地层之前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从而确保了对需要堵漏的地层封堵效果,还减少选自氰凝等的堵漏剂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塞、地层堵漏管柱和地层堵漏工艺。
背景技术
低压裂缝性地层的裂缝和孔洞发育,并且承压能力低。
对于低压裂缝性地层,在钻井过程中,当钻头钻入低压裂缝性地层时,钻井液可能会大量地流入低压裂缝性地层的裂缝和孔洞中,发生钻井液恶性漏失,无法建立泥浆循环,不能继续进行钻井,需要对引起钻井液漏失的低压裂缝性地层进行堵漏。油气井投产后,地层中的水容易从低压裂缝性地层的裂缝和孔洞渗入油气井的井筒内,导致井内发生水淹,油管内有大量的积液,影响油气的产量,甚至无法正常生产。
当发生上述情形时,需要对低压裂缝性地层的裂缝和孔洞进行堵漏。常用的堵漏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固结类堵漏剂;另一类是凝胶类堵漏剂。其中,固结类堵漏剂中氰凝具有抗压可达10-15MPa,固化后体积膨胀为原来的2-5倍,其密度与水接近为1g/cm3-1.2g/cm3等优良特性,因此,氰凝对低压裂缝性地层具有很好的堵漏作用。然而,采用现有的用泵车将氰凝直接泵入油管中,会导致氰凝在达到堵漏位置之前过早与水和油管内的积液接触,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严重影响对低压裂缝性地层的堵漏效果,甚至达不到堵漏的目的,不仅如此,氰凝还会固结在油管上,影响油管的正常使用,从而导致氰凝的使用受限。
因此,亟需一种工具,防止氰凝等堵漏剂在到达需要堵漏的地层之前过早与水接触,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影响对需要堵漏的地层的封堵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活塞、地层堵漏管柱和地层堵漏工艺,用以解决氰凝等堵漏剂在达到需要堵漏的地层之前过早与水接触,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影响对需要堵漏的地层的封堵效果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塞,包括:
筒体,
设置于所述筒体内,并可沿所述筒体的轴向滑动的内塞,所述内塞具有轴向的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径向的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
设置于所述内塞上端,并可封堵所述筒体上端口的压帽,以及
设置于所述压帽上的第一顶杆,
其中所述第一顶杆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筒体的轴向长度。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的下方的所述内塞上设置有外环形台阶,
所述筒体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外环形台阶相抵的内环形台阶。
更优选地,所述外环形台阶的外径与所述筒体的内径相同。
更优选地,所述外环形台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层堵漏管柱,包括:
油管,
沿所述油管的轴向排列于所述油管内部的多个活塞,以及
与所述油管下端连接的丝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11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注浆孔口异形封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井下加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