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破竹机的后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80802.3 | 申请日: | 2017-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9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吴惠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惠菊 |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破竹机 处理 装置 | ||
1.一种用于破竹机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装置固接于破竹机的刀座(Z)上,且位于所述刀座(Z)的出料口(K)的后方;所述刀座(Z)上插设有具有多个呈辐射状布置的刀片(N)的刀盘(P),相邻所述刀片(N)之间形成与所述出料口(K)相通的间隙(G),所述后处理装置包括多个与对应的间隙(G)相接的后处理单元(U);所述后处理单元(U)为沿破竹机出料方向对竹条进行扭转纠位的空心薄壁结构,包括位于后处理单元前段的第一导向纠位结构(10)、位于后处理单元后段的与所述第一导向纠位结构(10)光滑过渡的第二导向纠位结构(20);
所述间隙(G)呈扇环形,所述第一导向纠位结构(10)与该第一导向纠位结构的中心轴的任一垂直面形成第一截面(V),该第一截面呈扇环形,所述第二导向纠位结构(20)与该第二导向纠位结构的中心轴的任一垂直面形成第二截面(W),该第二截面呈扇环形;
所述后处理装置的前部设有用于连接各所述后处理单元(U)并与所述刀座(Z)固接的前连接板(51),所述后处理装置的中部设有连接各所述后处理单元(U)的后连接板(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破竹机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面(V)的第一大弧(S1)的弧长不小于所述间隙(G)的大弧的弧长,所述第一截面(V)的第一小弧(S1’)的弧长不小于所述间隙(G)的小弧的弧长;所述第二截面(W)的第二大弧(S2)的弧长不小于所述间隙(G)的大弧的弧长,所述第二截面(W)的第二小弧(S2’)的弧长不小于所述间隙(G)的小弧的弧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破竹机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第一截面上的所述第一大弧(S1)与第一小弧(S1’)的间距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减小;任意第二截面上的所述第二大弧(S2)与第二小弧(S2’)的间距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破竹机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弧(S1)与所述刀座(Z)的中心轴(Q)的距离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大弧(S2)与所述刀座(Z)的中心轴(Q)的距离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破竹机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面(V)的对称轴与所述刀座(Z)的中心轴(Q)相交并形成第一夹角(α),所述第一夹角(α)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破竹机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截面(W)的对称轴与所述刀座(Z)的中心轴(Q)相交并形成第二夹角(β);所述第一夹角(α)小于所述第二夹角(β);所述第二夹角(β)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破竹机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纠位结构(10)的进口处的第一夹角与所述间隙(G)的对称轴和所述刀座(Z)的中心轴(Q)的夹角相一致;所述第二导向纠位结构(20)的出口处的第二截面的对称轴与所述刀座(Z)的中心轴(Q)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惠菊,未经吴惠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08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洗花篮
- 下一篇:一种核桃木的防腐防霉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