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妇科炎症、湿痒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80483.6 申请日: 2017-05-25
公开(公告)号: CN107158125A 公开(公告)日: 2017-09-15
发明(设计)人: 黄大权;邓春霞;唐新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大海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756 分类号: A61K36/756;A61P15/00;A61P17/04;A61K35/64;A61K31/155;A61K31/045
代理公司: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23 代理人: 梁月钊
地址: 5301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妇科炎症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药品领域,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妇科炎症、湿痒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妇科炎症是女性的常见疾病,主要是指女性生殖器官的炎症,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女性盆腔炎、附件炎、宫颈炎、阴道炎、尿道炎等。主要表现症状有:一、白带增多,其形状多为稀薄浆液状,颜色为黄绿色或者是灰黄色,同时还经常混杂着血丝,内部含有泡沫。有血性白带时,说明不但有阴道炎的症状,还可能存在宫颈糜烂的炎症。外阴有瘙痒、灼热亦常见,感染累及尿道口时,可有尿痛、尿急,甚至血尿;二、常见并发症滴虫能消耗上皮内糖原,改变阴道内的pH值,妨碍乳酸杆菌生长,故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此时白带呈草绿色,有腥臭味;三、阴道与宫颈粘膜充血水肿,常有散在的红色斑点,或草莓状突起,后穹隆有多量的白带;四、下腹有坠胀感、坠痛等。湿痒是一种自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损害的皮肤病,常见症状有剧烈瘙痒,可见于全身或局限于肛门、阴囊或女阴部,为阵发性、痒感剧烈,常在夜间加重,影响睡眠。

目前治疗妇科炎症和湿痒,西医多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虽然见效快,但存在易产生耐药性、易复发、副反应较多、费用高昂等诸多不足,远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中医理论认为,妇科炎症的主要病机是湿邪伤及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湿邪是导致妇科炎症的主要原因,但有内外之别。脾肾肝三脏是产生内湿之因:脾虚失运,水湿内生;肾阳虚衰,气化失常,水湿内停;肝郁侮脾,肝火挟脾湿下注。外湿多因久居湿地,或涉水淋雨,以致感受湿邪。湿邪入侵机体也会导致水湿不运、湿热互结、流注下焦,从而导致皮肤湿痒。因此,中医认为治疗妇科炎症和湿痒关键在于清热利湿、疏风解毒、凉血化瘀、养血燥湿。

中药是我国特有的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产物,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是人类最早应用的纯天然有机物质,其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毒副作用小、疗效好且作用持久的优势,虽然纯中药治疗妇科炎症和湿痒等病症存在起效慢等缺点,却克服了西药治疗易产生耐药性、易复发、副反应较多、费用高昂等诸多不足。本发明特别针对中、西药治疗妇科炎症、湿痒存在的不足,研究出一种中西药结合的制剂,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

(1)千里光,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干燥地上部分。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肝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明目,利湿。用于痈肿疮毒,感冒发热,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

(2)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3)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癖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4)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肾,膀胱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疽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躄,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

(5)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L.)Cuss.的干燥成熟果实。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性味与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功能与主治】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用于阴痒带下,湿疹瘙痒,湿痹腰痛,肾虚阳痿,宫冷不孕。

(6)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青麸杨Rhus potaninii Maxim或红麸杨Rhus punjabensis Stew.var.sinica(Diels)Rehd.et Wils.叶上的虫瘿,主要由倍子蚜Melaphis chinensis(Bell)Baker寄生而形成。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性味与归经】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功能与主治】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自汗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海阳光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大海阳光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04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