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检测植物油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9279.2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1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关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75 | 分类号: | G01N21/75;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检测 植物油 玉米 赤霉烯酮 毒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uoue,ZEN),又名F-2毒素,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uearum)和黄色镰刀菌(F.culmorum)产生的一种非甾体真菌毒素。ZEN具有较强生殖毒性和致畸作用。玉米赤霉烯酮首先从赤霉病玉米中分离,广泛存在于霉变的玉米、高粱、小麦、燕麦、大麦等谷物以及奶制品中,是世界上污染范围最广的一种镰刀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污染饲料和食品后,不仅使农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而且还会带来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威胁人体健康。由于玉米赤霉烯酮对人体和动物产生的危害,目前己有很多国家制订了食品中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标准。澳大利亚规定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的质量分数不能超过50μg/kg,我国规定原粮和成品粮包括禾谷、豆类等中玉米赤霉烯酮的质量分数不能超过60μg/kg,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质量分数不得超过500μg/kg。
植物油作为一种日常食用的粮油副食品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目前对于植物油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含量的检测还没有明确的标准,而食用油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能否快速、准确地检测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含量也成为我国食用油出口检验检疫的主要内容。因此,建立快速、高效、低成本的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检测方法是目前迫在眉睫的事情。
发明内容
针对本领域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检测植物油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所述方法的应用。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快速检测植物油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方法,将植物油与甲醇溶液混匀,反应后离心或者沉降分离,取上清液,利用玉米赤霉烯酮毒素试纸条进行检测。
玉米赤霉烯酮易溶于乙腈、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丙酮等有机溶剂,发明人对有机溶剂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甲醇应用于植物油的提取效率为最优。
其中,所述甲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60~100%,植物油与甲醇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8~10mL。
优选地,所述甲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70%,用分析纯或色谱纯级的甲醇配制而成。
更优选地,植物油与甲醇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9mL
其中,将植物油与甲醇溶液混合,在室温下涡旋混合1~2min,再以8000~15000rpm转速离心分离4~8min,取上清液。
更优选地,将植物油与甲醇溶液混合,在室温下涡旋混合2min,再以10000rpm转速离心分离5min,取上清液。
其中,取100μL上清液与1mL稀释缓冲液混合,混合20s后用玉米赤霉烯酮毒素试纸条进行检测;所述稀释缓冲液为玉米赤霉烯酮毒素试纸条配套的稀释缓冲液。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试纸条是市售产品,例如可购自中检环贸公司,其产品配套有稀释缓冲液。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植物油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检测中的应用,所述植物油为玉米油、小麦胚芽油、大豆油、大米胚芽油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出的检测方法,利用玉米赤霉烯酮易溶于乙腈、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丙酮等有机溶剂的理化性质,发明了一种更为简便的检测植物油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方法,有利于推动油以及植物油业的发展。经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快速检测植物油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且效率高、耗时少、成本低、回收率高(<100ng/mL,回收率范围在60-120%;100-1000ng/mL,回收率范围在80-110%),符合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标准(GB/T 27404),另外,此方法也极大简便了油及其相关产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检测,具有极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下述实施例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标准品是Sigma公司(美国)的产品。分析级甲醇是北化公司(中国)的产品。色谱级的甲醇和乙腈是Fisher公司(美国)的产品。
如无特别说明,实施例中的手段均为本领域所公知的技术手段。
其中,加标植物油样品的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92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