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模块化空气净化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379149.9 | 申请日: | 2017-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0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 发明(设计)人: | 田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风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B7/10 | 分类号: | A62B7/10;A62B9/00;A62B23/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李帅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模块化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环境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多功能模块化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科技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中国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和室外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空气质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国北方城市尤为突出。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可穿戴空气净化器也应运而生。
可穿戴空气净化器是用来净化空气的小型智能家电产品,主要解决室外空气污染问题,由于室外空气中污染物的释放有持久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使用可穿戴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外空气是目前人们在室外工作和交通及运动时改善和提高人们呼吸干净、健康空气的最佳方法。可穿戴空气净化器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有:过滤技术、吸附技术、负离子技术、负氧离子技术、纳米TiO2技术、HEPA高效过滤技术、静电集尘技术等;材料技术主要有:光触媒、活性炭、合成纤维和HEAP高效材料等。
目前国内市场现有的可穿戴空气净化器多采用复合过滤型,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一是主要以去除颗粒物及扬尘带来的空气污染为设计目的,功能比较单一,用户的功能可选择性比较差;
二是可穿戴空气净化器的拆装清理及更换滤网比较麻烦;
三是结构设计不合理,不科学,过滤层的厚度的选择没有合理的依据,尤其是可穿戴空气净化器内部气流的分布及进出口风道设计不合理,使得可穿戴空气净化器进出气流量较小,影响了呼吸空气品质,还大大降低了可穿戴空气净化的净化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功能单一、净化效率低和维修不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模块化空气净化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模块化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罩体模块机构、主机模块机构和附件功能机构,且所述前罩体模块机构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机模块机构和所述附件功能机构;其中,所述前罩体模块机构包括一前罩壳,所述前罩壳的中心具有一前进气罩,且所述前进气罩为网状;其中,所述主机模块机构包括一内前壳和一内后壳,且所述内前壳和所述内后壳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内前壳的中心设置有一导流支撑架,且所述导流支撑架前端设置一过滤层;所述内前壳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冷凝片安装孔,所述冷凝片安装孔上安装冷凝片;所述内后壳的中心为弧形凹槽,且该弧形凹槽与使用者的鼻部和嘴部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内后壳的后部周向设置有一硅胶密封圈;所述内后壳的前部中心设置有一电机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一风扇,所述风扇的周向设置有一挡风板,且所述挡风板的上部设有一第一气体扩散口,所述挡风板的下部设有一第二气体扩散口;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口上方的所述内后壳上设置有一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两侧分别各设置一所述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空腔;所述第二气体扩散口的下方设置有一红外感应开关、一微处理器和所述电机;所述红外感应开关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电机的控制开关;所述内后壳的两侧各设置一排气孔,且所述排气孔的位置与所述冷凝片安装孔相对应,所述排气孔采用单向阀;其中,所述附件功能机构包括一第一硅胶带、一第二硅胶带、两中空耳机内壳、两中空耳机贴面圈和两耳机外壳;所述第一硅胶带的一端连接所述前罩壳的一侧,所述第二硅胶带的一端连接所述前罩壳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硅胶带和所述第二硅胶带的中间均设置有一耳机壳安装孔;所述中空耳机内壳滑动设置在所述耳机壳安装孔上;所述中空耳机内壳的内侧设置有所述中空耳机贴面圈,该所述中空耳机贴面圈对着使用者耳朵;所述中空耳机内壳的外侧设置有所述耳机外壳,且所述耳机外壳上还设置一耳机安装孔,所述耳机安装孔用于卡设蓝牙耳机;所述第一硅胶带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第二硅胶带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若干凸起,且该凸起与所述第一硅胶带上的安装孔相匹配。
所述主机模块机构与所述前罩壳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mm-2mm。
所述导流支撑架相对所述前罩壳向下倾斜角度范围是20-40度。
所述过滤层采用粘胶纤维针刺棉、聚丙烯复合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材料和聚丙烯材料熔喷棉。
所述前罩壳的材料采用食品级ABS材料、硅胶或皮革。
所述硅胶密封圈的材料采用食品级抗菌硅胶。
所述第一硅胶带和所述第二硅胶带的材料采用食品级抗菌硅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风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风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91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OAM的模分多址接入方法
- 下一篇:基板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