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内窥镜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8719.2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7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生;潘志明;孟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弘凌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3/24 | 分类号: | G02B23/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高温环境的高温内窥镜。
背景技术
高温内窥镜主要运用于高温作业环境中,如窑炉,由于应用场合多样,作业环境复杂,对于高温内窥镜的长度要求往往是不同。对于现场维护来说,一般需要便携式的手持监控接收系统,比如目镜和单反相机等进行直接观察,而对于自动化监控则往往采取工业相机作为接收系统。同时,为了实现高温炉窑内的全方位监控,通常采用直视视野和侧视视野的两种视野进行观察。
目前,高温内窥镜具有多种规格和类型,根据不同场合和环境使用不同规格的高温内窥镜,不同接口和视觉使用不同类型高温内窥镜。用于采用的规格、类型多,这就造成成本浪费,且更换不便,难以满足复杂情况的便捷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内窥镜,可根据需要组合更换,使用灵活方便,节约设备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温内窥镜,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置成像镜头、传像镜组和后端转接镜组,传像镜组为一倍倒像镜组,且设有多个,各传像镜组依次连接,后端转接镜组为目镜转接镜组、单反转接镜组或工业相机转接镜组。
所述前置成像镜头为直头式前置成像镜头或弯头式前置成像镜头。
所述前置成像镜头与传像镜组之间、相邻传像镜组之间及传像镜组与后端转接镜组之间均通过转接筒对接。
所述转接筒的两端均设有第一接口,前置成像镜头的一端、传像镜组的两端及后端转接镜组的一端均设有与第一接口配合的第二接口。
所述传像镜组包括筒体,筒体内设有传像镜片组。
所述直头式前置成像镜头包括直头壳体,直头壳体的端面上设有直头取景窗口,直头壳体内设有直头成像镜片组。
所述弯头式前置成像镜头包括弯头壳体,弯头壳体的端部侧壁设有弯头取景窗口,弯头壳体内设有直角棱镜和弯头成像镜片组,直角棱镜正对于弯头取景窗口。
所述单反转接镜组设有M42螺纹接口。
本发明设有多个传像镜组,可根据需要使用不同数量的传像镜组,从而形成不同的规格长度,设置的后端转接镜组为目镜转接镜组、单反转接镜组或工业相机转接镜组,根据接收系统的需求,采用不同的后端转接镜组,只需使用一套设备,通过更换部件即可适合不同需求,使用灵活方便,设备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直头式前置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弯头式前置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传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转接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目镜转接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单反转接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工业相机转接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置成像镜头,11-直头式前置成像镜头,111-直头壳体,112-直头取景窗口,113-直头成像镜片组,12-弯头式前置成像镜头,121-弯头壳体,122-弯头取景窗口,123-直角棱镜,124-弯头成像镜片组,2-传像镜组,21-筒体,22-传像镜片组,3-后端转接镜组,31-目镜转接镜组,32-单反转接镜组,33-工业相机转接镜组,4-转接筒,5-第一接口,6-第二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结合图2-8)所示,一种高温内窥镜,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置成像镜头1、传像镜组2和后端转接镜组3,前置成像镜头1进行成像,成像的图像经传像镜组2传递至后端转接镜组3。传像镜组2为一倍倒像镜组,且设有多个,各传像镜组2依次连接,可根据需要组合不同数量的传像镜组2,从而达到所需长度,传像镜组2为一倍倒像镜组可使得图像按原大小传递。后端转接镜组3为目镜转接镜组31、单反转接镜组32或工业相机转接镜组33,目镜转接镜组31适合直接人眼观察,单反转接镜组32便于连接单反相机,工业相机转接镜组33便于连接工业相机。
为了便于安装,前置成像镜头1与传像镜组2之间、相邻传像镜组2之间及传像镜组2与后端转接镜组3之间均通过转接筒4对接。转接筒4的两端均设有第一接口5,前置成像镜头1的一端、传像镜组2的两端及后端转接镜组3的一端均设有与第一接口5配合的第二接口6,第一接口5和第二接口6的设置使得拆装更为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弘凌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弘凌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87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磁探测器
- 下一篇:公交站牌(智能公交电子站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