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花青素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8632.5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2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芝;赵淑英;杨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8 | 分类号: | G01N27/48;G01N27/3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青素 分子 印迹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花青素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首先将玻碳电极用氧化石墨烯和氯铂酸修饰。然后,在反应器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浓度加入,去离子水:56~66%,甲基丙烯酸羟乙酯:6~10%,甲叉琥珀酸:6~10%,1‑丙烯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2~20%,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1.0~4.0%,原花青素:0.5~2.0%,无氧氛围,搅拌反应6~8 h,甲醇和乙酸混合溶液除去模板分子,干燥,即得原花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再将原花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滴涂到氧化石墨烯和氯铂酸修饰电极上,得到原花青素的分子印迹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高的亲和性和选择性。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快速,可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快速检测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原花青素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基于分子印迹特异性识别作用,用于检测药品、食品、生物样品中的原花青素技术。
背景技术
原花青素,简称OPC,其分子式为C30H12O6,相对分子质量为468.24,是一种有着特殊分子结构的生物类黄酮,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一般为红棕色粉末,气微、味涩,溶于水和大多有机溶剂。最新研究表明蓝莓叶提取物原花青素可阻止丙肝病毒复制。是一种有着特殊分子结构的生物类黄酮,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 一般为葡萄籽提取物或法国海岸松树皮 提取物。原花青素(葡萄籽提取物)是一种新型高效抗氧化剂,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非常强的体内活性。实验证明,OPC的抗自由基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维生素C的20倍,并吸收迅速完全,口服20分钟即可达到最高血液浓度,代谢半衰期达7小时之久。
原花青素可以清除细胞膜中水溶性和脂溶性的自由基,因此,抑制了释放某些酶去伤害毛细血管壁的过程。原花青素也已经用来防止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后的并发症。因为它能恢复胶原蛋白活力,使皮肤平滑而有弹性。胶原蛋白是皮肤的基本成份,并且是一种使我们身体成为一个整体的胶状物质。维生素C是生化合成胶原蛋白必要的营养品。原花青素使更多的维生素C生效,这意味着,维生素C可以更容易地去完成它所有功能(包括胶原蛋白产生)。原花青素连接在胶原蛋白上,可以阻止那些破坏胶原蛋白的酶的危害。原花青素不仅帮助胶原蛋白纤维形成交联结构,而且可以帮助恢复因受伤和自由基所引起的过度交联的损害。过度交联会使结缔组织窒息和硬化,从而使皮肤起皱纹和过早老化。花青素还保护人体免受阳光伤害,促进治愈牛皮癣和寿斑。原花青素也是局部施用的皮肤霜的极好添加剂。原花青素加快了有害的胆固醇的分解和排除。原花青素使关节灵活、可以修复结缔组织内的胶原蛋白,以及减轻水肿。还有报道,原花青素改善许多人的关节炎症。原花青素还改善了毛细血管状态,增强流向大脑的血液循环,因此,大脑可得到更多的氧。
目前,检测原花青素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色谱法的准确度受到一定限制、而且仪器比较贵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也限制了其应用。也可用分光光度计快速测定,其干扰组分影响很大,给光度分析带来较大误差。另外,由于原花青素与黄酮类分子结构十分相近很难分开,测定时互相干扰,准确检测原花青素很困难。因此,找到一种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使用的检测原花青素的方法十分有意义。
分子印迹技术是当前开发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高选择性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在模板分子周围形成一个高度交联的刚性高分子,除去模板分子后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网络结构中留下具有结合能力的识别位点,对模板分子表现出高选择识别性能的一种技术。这项技术以其构效预定性和特异识别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经成功用于固相萃取或微固相萃取,亲和色谱或毛细管电泳及传感器等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86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