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循环肿瘤细胞分离的微流控芯片,一种循环肿瘤细胞分离方法以及计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8545.X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9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程鑫;姜有为;余振铭;黄兴隆;陈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N5/09;C12Q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循环 肿瘤 细胞 分离 微流控 芯片 方法 以及 计数 | ||
1.一种用于循环肿瘤细胞分离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第一壳层和第二壳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壳层和第二壳层之间的滤膜,所述滤膜和第一壳层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滤膜和第二壳层之间形成第二通道;
所述第一壳层上设置有m个输入接口和n个输出接口,其中m≥1,n≥1;
所述第二壳层上设置有x个输入接口和y个输出接口,其中x≥1,y≥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层的材质包括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层的材质包括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的材质包括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的滤孔直径为7~15μm,优选为8~10μm。
6.一种使用1-5任一项所述循环肿瘤细胞分离的微流控芯片进行循环肿瘤细胞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打开第一壳层的输入接口和第二壳层的输出接口,关闭第一壳层的输出接口和第二壳层的输入接口,血液样品从第一壳层的输入接口输入,过滤后由第二壳层的输出接口排出;
(2)打开第二壳层的输入接口和第二壳层的输出接口,关闭第一壳层的输出接口和第一壳层的输入接口,缓冲液从第二壳层的输入接口输入,由第二壳层的输出接口排出;
(3)打开第二壳层的输入接口和第一壳层的输出接口,关闭第二壳层的输出接口和第一壳层的输入接口,缓冲液从第二壳层的输入接口输入,由第一壳层的输出接口排出;
(4)打开第一壳层的输入接口和第一壳层的输出接口,关闭第二壳层的输出接口和第二壳层的输入接口,缓冲液从第一壳层的输入接口输入,由第一壳层的输出接口排出;
(5)打开第一壳层的输入接口和第二壳层的输出接口,关闭第一壳层的输出接口和第二壳层的输入接口,缓冲液从第一壳层的输入接口输入,由第二壳层的输出接口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到步骤(5)依次重复进行1~20次。
8.一种使用1-5任一项所述循环肿瘤细胞分离的微流控芯片进行循环肿瘤细胞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打开第一壳层的输入接口和第二壳层的输出接口,关闭第一壳层的输出接口和第二壳层的输入接口,血液样品从第一壳层的输入接口输入,过滤后由第二壳层的输出口排出;
(2′)打开第二壳层的输入接口和第二壳层的输出接口,关闭第一壳层的输出接口和第一壳层的输入接口,缓冲液从第二壳层的输入接口输入,由第二壳层的输出接口排出;
(3′)打开第一壳层的输入接口和第二壳层的输出接口,关闭第一壳层的输出接口和第二壳层的输入接口,缓冲液从第一壳层的输入接口输入,由第二壳层的输出接口排出;
(4′)打开第一壳层的输入接口,关闭第一壳层的输出接口、第二壳层的输入接口和、第二壳层的输出接口,染液从第一壳层的输入接口输入,直至染液充满芯片内部,静置;
(5′)打开第一壳层的输入接口和第二壳层的输出接口,关闭第一壳层的输出接口和第二壳层的输入接口,清洗液从第一壳层的输入接口输入,由第二壳层的输出接口排出;
(6′)打开第二壳层的输入接口和第一壳层的输出接口,关闭第二壳层的输出接口和第一壳层的输入接口,清洗液从第二壳层的输入接口输入,由第一壳层的输出接口排出;
(7′)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芯片内部被染色细胞的荧光信号并拍照,即可对循环肿瘤细胞进行计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步骤(4′)前,步骤(2′)到步骤(3′)依次重复进行1-20次。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步骤(7′)前,步骤(5′)到步骤(6′)依次重复进行1~20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854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蛀聚苯乙烯轻质板材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曲酸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