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敏感型角蛋白基吸释油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8539.4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8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苏小舟;王英杰;赵乾博;王程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17/022 | 分类号: | B01D17/022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孙诗雨;李宣宣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敏感 角蛋白 基吸释油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敏感型角蛋白基吸释油材料的制备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合成吸油材料释油能力差,天然吸油材料吸油量较低。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①角蛋白纤维的制备;②温度敏感型角蛋白基吸释油性材料的制备:将上一步制备的角蛋白纤维装入反应器中,加入缓冲溶液后,缓缓加入溶解于丙酮中的交联剂,在温度25‑50℃下持续交联反应12‑24小时;再加入温度敏感性材料,加入三氟化硼乙醚溶液后持续交联反应2‑4小时,加入固定剂戊二醛,最后将反应产物取出进行洗涤、成型、干燥得到温度敏感型角蛋白基吸释油性材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本发明具具有“一洗就掉”的优良性能,且材料可多次循环使用,能自然降解,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释油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温度敏感型吸释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吸油材料主要分为高吸油树脂、合成吸油纤维、天然改性有机吸油材料以及天然吸油材料。高吸油树脂包括CEMA/DCA、MMA/DCA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等;合成吸油纤维包括通过湿法溶液纺丝、熔融纺丝和静电纺丝法制备的聚丙烯喷熔材料、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共混纤维、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纤维、甲基丙烯酸酯吸油纤维等材料;天然吸油材料包括植物纤维(木棉纤维、杨树绒毛纤维、竹纤维等)和蛋白纤维(角蛋白纤维、胶原纤维等),天然改性有机纤维材料是指对天然吸油材料进行物理及化学改性以改善其吸附性能及疏水性。合成吸油材料吸油能力高,但是其释油能力差,且生物降解能力差,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天然吸油材料来源广泛,可以生物降解,但是其吸油量较低,吸油的同时也会吸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合成吸油材料吸油能力高,但是其释油能力差,天然吸油材料吸油量较低,提供一种兼具高效的疏水亲油特性,又可根据温度变化调节吸释油能力的一种温度敏感型角蛋白基吸释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温度敏感型角蛋白基吸释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角蛋白纤维的制备:将角蛋白原料经高速粉碎机粉碎,得到角蛋白纤维,对角蛋白纤维进行脱脂、晾干;②温度敏感型角蛋白基吸释油性材料的制备:将上一步制备的角蛋白纤维装入反应器中,加入缓冲溶液,搅拌均匀后,缓缓加入溶解于丙酮中的交联剂(丙酮加入量为交联剂质量的10倍),在温度25-50℃下持续交联反应12-24小时;再加入温度敏感性材料,加入量为角蛋白纤维质量的2-5%,加入三氟化硼乙醚溶液后持续交联反应2-4小时,加入固定剂戊二醛进行结构固定,加入量为角蛋白质量的2-5%,最后将反应产物取出;将取出的反应产物进行洗涤、成型、干燥得到温度敏感型角蛋白基吸释油性材料。
步骤①所述的角蛋白原料为羊毛角蛋白、动物蹄角和家禽羽毛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角蛋白原料经高速粉碎机粉碎,粉碎后得到到50-120目的角蛋白纤维。
步骤①对角蛋白纤维进行脱脂、晾干时,首先使用角蛋白纤维质量2-5%的非离子脱脂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洗涤进行脱脂,在转动的条件下在转鼓内连续搅拌60-120分钟,再用角蛋白质量2-3倍的丙酮浸泡过夜将脂类物质脱除干净,用清水洗涤2-3次,自然晾干。
步骤②所述的温度敏感性材料为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②所述的交联剂为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2,3环氧丙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2,3环氧丙氧)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烷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烷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3-(2,3环氧丙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交联剂;将交联剂溶解于交联剂10倍质量的丙酮中后再加入装有角蛋白纤维的反应器中。将交联剂加入其10倍质量的丙酮中,使交联剂获得最高的反应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85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