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硫键重建法制备天然蛋白复合胶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8107.3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8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苏小舟;栗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J3/075 | 分类号: | C08J3/075;C08J3/24;C08L8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孙诗雨;李宣宣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硫键 重建 法制 天然 蛋白 复合 胶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键重建法制备天然蛋白复合胶束的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人工合成高分子胶束的两亲嵌段共聚物在生物体代谢速率慢,会蓄积,部分对生物体还有一定的毒性。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角蛋白溶液;制备天然高分子蛋白溶液;二硫键重建法制备复合胶束:a、将步骤①制备的角蛋白溶液和步骤②制备的天然高分子蛋白溶液混合制得蛋白混合溶液;b、二硫键的定量重建:将两种蛋白的混合溶液置于15‑25℃的恒温中静置3‑12小时;测定混合溶液中巯基含量的具体数值;c、计算应加入氧化剂的量;氧化剂加入后得到复合蛋白胶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本发明具有安全无毒、结构稳定、生物相容好、产物可代谢、价格低廉等突出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天然蛋白复合胶束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二硫键重建法制备天然蛋白复合胶束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是既含有亲水基团又含有疏水基团的一类聚合物,其在选择性溶剂中通过自组装可以自发形成由疏水性内核及亲水性外壳所组成的高分子胶束。两亲嵌段共聚物凭借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及潜在的应用性能日益成为高分子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所制备的胶束在医药、生物、化工、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两亲嵌段共聚物体系包括合成的高分子和天然的高分子体系。目前实际应用中所使用的两亲共聚物嵌段多为人工合成材料,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乳酸、聚苄基谷氨酸、聚ε–己内酯等作为疏水片段,另外,聚氧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等可做为亲水片段。其主要可通过光交联、戊二醛,双重氮联苯胺、甲苯二异氰酸酯, 酶交联方式对所形成的胶束进行固定制备。人工合成的两亲嵌段共聚物在生物体代谢速率慢,会蓄积,部分对生物体还有一定的毒性,其中部分固定方式也会有一定的毒性。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及交叉学科引入新材料进行改良。
天然高分子体系包括各种可作为应用胶束的蛋白,主要包括丝素蛋白、丝胶蛋白、各种角蛋白、胶原蛋白、明胶、酪蛋白、白蛋白、清蛋白等等。这些蛋白质本身就是两亲嵌段共聚物,每一种蛋白质因为所含亲水及疏水性氨基酸的种类及比例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嵌段特性。但目前天然高分子体系所涉及到的各种蛋白作为应用型胶束,基本上都是某种蛋白单一作为应用胶束,其缺点是形貌不可控,粒径及分布不均一,功能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人工合成高分子胶束的两亲嵌段共聚物在生物体代谢速率慢,会蓄积,部分对生物体还有一定的毒性,其中部分固定方式也会有一定的毒性;某种天然高分子蛋白单一作为应用胶束,形貌不可控,粒径及分布不均一,功能有限,提供一种安全无毒、结构稳定、生物相容好、产物可代谢、价格低廉的二硫键重建法制备天然蛋白复合胶束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二硫键重建法制备天然蛋白复合胶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制备质量浓度为0.5-5%角蛋白溶液;②制备质量分数为0.2-5%的天然高分子蛋白溶液;③二硫键重建法制备复合胶束:a、蛋白混合溶液的制备,将步骤①制备的角蛋白溶液和步骤②制备的天然高分子蛋白溶液混合制得蛋白混合溶液,使角蛋白达到混合后总蛋白质量的10%以上,同时将溶液的pH值调节至两种蛋白的等电点之间;b、二硫键的定量重建:将两种蛋白的混合溶液置于15-25℃的恒温中静置3-12小时;使用巯基试剂DTNB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种蛋白的混合溶液中巯基含量的具体数值;c、通过得到的巯基含量的具体数值计算应加入的氧化剂的量;氧化剂加入后得到经过二硫键重建固定好的复合蛋白胶束。
所述的角蛋白为动物毛发或动物蹄角水解制备的角蛋白,所述的天然高分子蛋白为丝素蛋白、丝胶蛋白、胶原蛋白、酪蛋白、白蛋白、清蛋白、大豆蛋白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8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