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货车前后非对称轮胎宽度数量的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6641.0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4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程飞龙;方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盈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货车 前后 对称 轮胎 宽度 数量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货车非对称轮胎宽度数量检测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测量货车前后非对称轮胎宽度数量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货车是运送货物的重要交通工具,其中,有的时候需要测量货车前后非对称轮胎宽度数量。
目前,人们会采用测量货车前后非对称轮胎宽度数量的检测装置对货车的前后非对称轮胎的宽度、数量进行测量,但是现有的测量货车前后非对称轮胎宽度数量的检测装置的上表面是光滑的,货车轮胎行驶在上表面上时容易发生滑动,也就比较容易出现误差,继而也就容易造成测量精度大大下降的缺陷,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测量精度差、容易出现误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测量货车前后非对称轮胎宽度数量的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货车前后非对称轮胎宽度数量的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所述的安装底板的上表面上从前往后均匀安装了多排传感器限位板,每排传感器限位板的数量为多个,每个传感器限位板内均安装一个传感器,所述的安装底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筋,所述的凸筋的上表面的高度低于传感器上端的高度。
作为优选,同一排的相邻两个传感器限位板之间均水平设置一个缓冲件,所述的缓冲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传感器限位板之间固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同一排的相邻两个传感器限位板之间均水平设置一个加固板,所述的加固板与安装底板固连,且加固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传感器限位板之间固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缓冲件在加固板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的缓冲件采用弹簧。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稳定性好,测量精度高;
2、轮胎不易打滑,消除了测量误差,测量精度显著提高;
3、相邻两个传感器之间不会发生干扰,提高了测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测量货车前后非对称轮胎宽度数量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安装底板;2-传感器限位板;3-传感器;4-凸筋;5-缓冲件;6-加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货车前后非对称轮胎宽度数量的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所述的安装底板1的上表面上从前往后均匀安装了多排传感器限位板2,每排传感器限位板2的数量为多个,每个传感器限位板2内均安装一个传感器3,所述的安装底板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筋4,所述的凸筋4的上表面的高度低于传感器3上端的高度,通过设置凸筋4,货车轮胎压在安装底板1上时,凸筋4起到了防滑的作用,有效的避免了因轮胎发生滑动而出现测量误差的缺陷,测量精度大大提高。
作为优选,同一排的相邻两个传感器限位板2之间均水平设置一个缓冲件5,所述的缓冲件5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传感器限位板2之间固连,通过设置缓冲件5,货车的轮胎压在其中一个传感器3上,与该传感器3相邻的传感器3没有被压到时,由于设置了缓冲件5,被压到的传感器3的力在传到另一个没被压到的传感器3时会得到很大的缓冲,避免了相邻的传感器3之间相互干扰的缺陷,测量精度也就大大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同一排的相邻两个传感器限位板2之间均水平设置一个加固板6,所述的加固板6与安装底板1固连,且加固板6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传感器限位板2之间固连,通过设置加固板6,有效的起到了加固传感器限位板2的作用,稳定性大大提高,传感器3的测量精度也就大大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缓冲件5在加固板6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的缓冲件5采用弹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盈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盈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66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