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桩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6442.X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7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兆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兆弟 |
主分类号: | B28B21/62 | 分类号: | B28B21/62;B28B21/30;B28B21/32;B28B21/90;B28B13/02;B28B11/2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笼 下模 张拉 入模 固定板 预制桩 张拉板 放入 合模 建筑技术领域 泵送混凝土 管桩生产 合模螺丝 连接钢筋 连接螺母 大螺母 端头板 上模盖 省材料 张拉机 拆模 养护 编织 生产 移动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制桩生产方法。包括拆模出桩的步骤、钢筋笼安装入模的步骤、合模张拉的步骤、泵送混凝土入模的步骤和养护的步骤,其中在钢筋笼安装入模的步骤中,将编织好的钢筋笼两端安装张拉板和固定板,之后放入到下模中,或者,先将钢筋笼放入到下模中,再在钢筋笼两端安装张拉板和固定板,在合模张拉的步骤中,上模盖到下模上,将上、下模用合模螺丝固定后移动到张拉台前,用张拉机连接钢筋笼两端的连接螺母,待张拉钢筋笼到设定值后,锁紧张拉大螺母。本发明省去了传统管桩生产的端头板,方便且省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制桩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预制桩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坚固耐久、施工速度快,是广泛应用的桩型之一,常用的有混凝土实心方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
较短的桩一般在预制厂制作,较长的桩一般在施工现场附近露天预制。为节省场地,现场预制方桩多用叠浇法,重叠层数取决于地面允许荷载和施工条件,一般不宜超过4层。制桩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沉降。桩与桩间应做好隔离层,桩与邻桩、底模间的接触面不得发生粘结。上层桩或邻桩的浇筑,必须在下层桩或邻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后方可进行。钢筋骨架及桩身尺寸偏差如超出规范允许的偏差,桩容易被打坏,桩的预制先后次序应与打桩次序对应,以缩短养护时间。预制桩的混凝土浇筑,应由桩顶向桩尖连续进行,严禁中断,并应防止另一端的砂浆积聚过多。
上述方案只适合制作短桩,且强度不高。为此,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桩及其生产方法[申请号:201010604071.4],该混凝土预制桩通过将混凝土装入安装有钢筋笼骨架的模具、合模、张拉、离心成型、常压蒸汽养护、脱模、高压蒸汽养护制备而成,混凝土的原料包括:胶凝材料、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和水,其中,细骨料为机制砂或其与天然砂的混合物,细骨料中的机制砂的重量百分数为5wt%~100wt%,机制砂由矿山尾矿、工业尾砂等石质原料经机械破碎、级配筛分和除尘处理制得,细度模数为2.3~3.8,颗粒级配满足标准砂1区或2区的要求,石粉含量为2wt%~8wt%。该方案降低了混凝土的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采用的机制砂含泥量低、石粉含量可控,提高了混凝土预制桩的性能。然而,该方案张拉时通过与笼筋连接的管桩端头板张拉,该端头板是张拉过程中的必要材料,每根管桩的生产都需要一块端头板,费时费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预制桩生产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桩生产方法,包括拆模出桩的步骤、钢筋笼安装入模的步骤、合模张拉的步骤、泵送混凝土入模的步骤和养护的步骤,
在拆模出桩的步骤中,先把张拉大螺母松动或松动固定板上的固定螺栓或拆除固定螺栓,再拆开模具上的合模螺丝,打开模具上的上模,将上模从下模上移到指定位置上将桩从下模中移出并拆除桩上的固定板和张拉板,
在钢筋笼安装入模的步骤中,将编织好的钢筋笼安装张拉板和固定板,之后放入到下模中,或者,先将钢筋笼放入到下模中,再在钢筋笼安装张拉板和固定板,
在合模张拉的步骤中,上模盖到下模上,将上、下模锁紧后移动到张拉台前,用张拉机连接钢筋笼的连接螺母,待张拉钢筋笼到设定值后,锁紧张拉大螺母,
在泵送混凝土入模的步骤中,将张拉完成后的模具移动到泵送线上,将模具与泵管连接,启动混凝土泵机将混凝土泵入到模具中,
在养护的步骤中,将模具进行蒸养,完成后,进行拆模出桩的步骤。
在上述的预制桩生产方法中,在拆模出桩的步骤中,当上模放置于指定位置后,清理上模内壁的杂物,并在上模内壁上涂抹润滑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兆弟,未经周兆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64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