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用户行为异常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6279.7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8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石波;吴朝雄;沈德峰;胡佳;谢小明;沈艳林;郭江;孙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张然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用户 行为 异常 检测 方法 | ||
1.一种计算机用户行为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消除重复信息和错误信息,生成格式化的用户身份信息、对象信息、时间信息以及行为信息;
步骤2:基于用户身份信息、对象信息、时间信息、行为信息,进行用户正常行为建模,建立用户行为基线;
步骤3:依据用户行为基线,对实时产生的用户行为进行匹配,检测用户行为异常;
步骤4:对于实时产生的正常用户行为,进一步进行用户行为基线调整;
步骤2具体包括:
周期T内,在每天的第k个小时内,用户USER通过n 种方式访问了m 个对象,访问行为包括OPT1,OPT2,…,OPTn ,对象包括OBJ1,OBJ2,…,OBJm ,时间信息中k-1≤STARTk;
得出访问模式矩阵如下:
其中,NUMmn表示用户通过OPTn 这种方式访问对象OBJm 的次数;
针对周期T,进行用户正常行为建模,建立访问模式矩阵,如下:
其中,NUMmn表示用户通过OPTn 这种方式访问对象OBJm 的次数,表示周期T内用户通过OPTn这种方式访问对象OBJm的平均次数;
调整用户行为基线,如下:
其中,周期T内包含t天,用户通过OPTp这种方式访问对象OBJq,r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用户行为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计算机用户行为异常检测的原始数据来源包括身份认证网关、应用系统以及主机监控系统,经过去冗余、消除错误信息,再进行格式化,形成用户身份信息、对象信息、时间信息以及行为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用户行为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认证信息、IP地址信息、MAC地址信息以及角色信息;对象信息包括IP地址信息、对象类型信息以及端口信息;时间信息包括发起访问时间、持续时间以及终止访问时间;行为信息包括访问协议、访问端口以及操作方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用户行为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进一步包括:
依据用户行为基线,对实时产生的用户行为进行匹配,检测用户行为异常;
设定用户行为异常阈值为W,0W≤100%;
在某天的第k个小时内,用户通过OPTq这种方式访问对象OBJp r次;
其中,p、q均为不同访问对应的数值,当0q≤m时,表示这种访问方式是步骤2中m种访问方式中的一种;当qm时,表示这种访问方式不属于步骤2中m种访问方式;当0p≤n时,表示这个访问对象是步骤2中n个访问对象中的一个;当pn时,表示这个访问对象不属于步骤2中n个访问对象;
若pn,0q≤m,则用户以前从未以OPTq这种方式访问过对象OBJp,因此判定为异常行为,触发用户行为异常告警;
若0p≤n,qm,则用户以前以OPTq这种方式从未访问过对象OBJp,因此判定为异常行为,触发用户行为异常告警;
若0p≤n,且0q≤m,但则用户以OPTq这种访问方式访问对象OBJp的频次超过了正常范围,触发用户行为异常告警;其中,表示周期T内用户通过OPTq这种方式访问对象OBJp的平均次数;
其他情况为正常访问,不触发用户行为异常告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机用户行为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T至少为3个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未经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62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电致变色应用系统
- 下一篇:相机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