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沸石改良的污泥深度脱水高效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6199.1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9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田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仕明 |
主分类号: | C02F11/147 | 分类号: | C02F11/147;C02F11/143;C02F101/2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1403 浙江省丽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污泥 深度 脱水 高效 调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沸石改良的污泥深度脱水高效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高效调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沸石50‑80%、石灰10‑40%、电石渣5‑10%、辅料0‑5%;所述辅料为硅酸铝铁盐、壳聚糖、β‑环状糊精、可溶性淀粉、聚丙烯酰胺、季铵盐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污泥深度脱水高效调理剂在能够高效深度脱水的基础上,还具有加工能耗小、成本低,且脱水后污泥的pH值低,不会发生膨胀,无恶臭,无污染,有利于污泥有效利用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沸石改良的污泥深度脱水高效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是环保部门和行业考虑的四个重要取向。其中污泥减量化为重中之重,据网上有关信息表明,2014年我国污泥产生量为2801.47万吨(出自《2016-2022年中国污泥处理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时至今日,全国的污泥总量仍在增加,减量化要求的矛盾将日益突出。资源化利用是污泥的最终出路,因为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土地可利用物质。因此,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将对污泥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污泥前期处理,一般采用带式过滤机、离心机、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大部分污泥起初浓度在5%以内,需添加絮凝剂,进行前期调质。其中采用带式过滤机和离心机脱水效率不高,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在80%左右,减量化不明显。
现有的污泥后期处理,一般是填埋、焚烧、土地利用等,发达国家对污泥资源化土地利用发展较快,“长期以来,我国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重水轻泥现象,使得我国污水处理快速发展,污泥处理停滞不前,污泥处理处置缺口巨大。”(出自《2016-2022年中国污泥处理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本申请人认为,这与我国的污水、污泥前期处理不当有关系:1、我国的污水处理厂因为技术要素的制约,没有把部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分别处理,导致重金属、有毒有害有机物在污泥中残留严重,造成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极大风险。2、简单的污泥脱水,造成污泥含水率较高、污泥的臭味太重、污泥的pH太高或太低,都是资源化利用的瓶颈,极大的制约污泥的有效回归土地。
综上所述,要做到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应该首先要采取污泥深度脱水。这也就是本发明的主要依托和重要取向。
现有的深度脱水主要的技术是:污泥在氯化铁、生石灰的调理和调质下,用高压隔膜板框或超高压弹性板框压滤脱水。其中氯化铁添加量是污泥干物质的6-9%,生石灰添加量是污泥干物质的20%左右,可以通过这些工艺,绝大部分污泥含水率可以控制在60%以内,有利于此后污泥的填埋、焚烧等后处理。但该工艺处理的污泥pH值在11左右,有些甚至超过pH值12,无法直接进行土地利用。
此外,该技术还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一、生石灰在煅烧过程需要消耗巨大能源,过程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对碳排放要求控制的今天,其生产过程就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二、添加生石灰的污泥在搅拌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的恶臭味气体,严重影响和污染环境。
三、该工艺使用的生石灰属于过量添加,若减少添加,就很难达到深度脱水到60%的含水率要求。
四、过量添加生石灰使得处理后的污泥仍存在如下问题:
1、残留的生石灰会造成污泥二次污染可能性增加,特别是pH值超过12时,污泥其本身就需要按照危险固废处理,更谈不上资源化再利用的价值。
2、使用生石灰调质会使污泥体积增大10-20%,污泥减量化过程不但要质量减少,体积更需减小。
3、在污泥堆放、运输过程中,会持续不断的散发出恶臭;
4、若对污泥进行堆肥,会因石灰造成pH值较高,残留石灰会抑制发酵过程菌类的繁殖,容易造成堆肥熟化时间延长,严重影响堆肥效率,有些氨氮和硫化物含量高的污泥,受高pH值的影响会产生大量恶臭,再次造成大气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仕明,未经田仕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61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挤压式污泥快速脱水装置
- 下一篇:氧化锡电极推进量的获取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