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甜香型小黄芽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4495.8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9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贤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边高山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4;A23F3/12;A23F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李春芳 |
地址: | 614600 四川省乐山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型 小黄芽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的制作工艺,特别是一种甜香型小黄芽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是喝茶大国,喝茶者对每种茶都有自己的挑剔。传统的茶的制作工艺,通常采用萎凋、杀青、揉捻、闷黄,但对于某种侧重点不同的茶,这些步骤不尽相同,而就算是同样的操作步骤,由于不同的限定,也会得到不同味道的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茶的制作工艺的问题,提供一种侧重点在甜香型的小黄芽的制作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甜香型小黄芽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选材及初步处理
选取高山老川茶芽为原料,进行萎凋;
B、一次杀青
将萎凋后的茶芽进行一次杀青,每次杀青持续3分钟,一次杀青的温度为270-280℃,一次杀青后的茶芽失水低于10%;
C、二次杀青
将一次杀青后的茶芽进行慢揉,慢揉持续30分钟,然后将慢揉后的茶芽进行二次杀青,二次杀青的温度位240-245℃,二次杀青持续3分钟;
D、一次闷黄
将二次杀青后的茶芽放入白布兜里,进行一次闷黄,闷黄的温度在48℃,闷黄持续8小时;
E、三次杀青
将一次闷黄后的茶芽进行三次杀青,三次杀青的温度为210-220℃,三次杀青持续3分钟,再将三次杀青后的茶芽进行摊晾冷却,使得茶芽回到48℃;
F、二次闷黄
将摊晾冷却后的茶芽进行二次闷黄,二次闷黄持续12个小时以上,二次闷黄后的茶芽失水达到80%;
G、三次闷黄
将二次闷黄后的茶芽进行三次闷黄,三次闷黄的温度为48℃,三次闷黄后的茶芽用白棉布包成茶包,茶包放置持续12-18个小时;
H、最后处理
当能闻到茶包特有的甜香后,打开茶包,将茶芽放出来烘干与提香。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做出来的一种甜香型小黄芽,选用高山老川茶芽,通过轻度萎凋,能够适度促进鲜叶酶的活性,适当散发部分水分,散失青草味;
然后将萎凋后的茶芽进行杀青,一般的杀青温度为220-230℃,能够断掉活性酶,从而清除青草味,而这里的一次杀青的温度为270-280℃,相比于常规的杀青温度更高,除了常规的清除青草味以外,更侧重于茶芽的甜香味;杀青分为3次,3次的时长都在3分钟,则是防止茶芽的在杀青期间失水过快,如果1次杀青的时间过长,严重的甚至会引起一部分茶芽的烧焦;
将一次杀青的茶芽放入无级调速器中慢揉30分钟,然后进行二次杀青,二次杀青的温度为240-245℃,低于一次杀青的温度,使其在二次杀青期间失水不会过快,保证其甜香的味道;
将二次杀青后的茶芽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白布兜里,进行一次闷黄,后经二次闷黄和三次闷黄,一次闷黄过持续8小时,二次闷黄持续12小时以上,二次闷黄后的茶芽失水达到80%,常规的闷黄持续时间为10到24小时,从而保证茶芽的外观好看,而这里的多次闷黄的总持续时间比常规闷黄长一倍,是使其在闷黄期间慢慢失水,为了追求茶芽的甜香,并且48℃对于茶芽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发酵温度,而这3次闷黄的温度均在48℃,保证茶芽在闷黄的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轻度的发酵;
一次闷黄与二次闷黄之间还依次有三次杀青和摊晾冷却,三次杀青的温度在210-220℃,低于二次杀青的温度,防止了茶芽的过快失水,三次杀青使得茶芽达到100℃,后经摊晾冷却回到48℃,使得在保证闷黄总时间的情况下茶芽也能够慢慢失水,防止其变味,保证甜香味很足很醇,如果1次闷黄的时间过长,则会使得茶芽变酸或产生其他味道,而如果茶芽在三次杀青后直接进行闷黄,100℃的高温也容易使其变味;
三次闷黄后的茶芽用白棉布包成茶包,茶包持续12-18个小时之间,传统工艺一般使用黄粗条纸对茶芽进行包装,这里使用白棉布爆成茶包,防止对茶芽进行染色,从而对茶芽的质量造成影响,以此阻止了对喝茶者身体健康的威胁。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一种甜香型小黄芽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材及初步处理
选取高山老川茶芽为原料,进行萎凋;
B、一次杀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边高山茶叶有限公司,未经马边高山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44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香辛料味调味油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茶叶干燥除尘分拣一体机